日照市城市管理局:黨建引領進社區,暖心服務零距離(黨建引領城市管理工作)
通訊員 何健康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日照市城市管理局堅持黨建引領,在全市組織開展“城市管理進社區 服務群眾面對面”活動,各級城市管理部門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置、觸角延伸,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廣大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一、黨建引領進社入網,蹚出基層治理新路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開拓“主動上門”工作思路,以主動服務為導向,以驛站設置為突破,堅持開門辦城管、真誠聽民言、為民辦實事,有效打通城市管理服務“最后一公里”。一是精準進駐察民情。在全市117個城市社區設置城市管理服務崗位,同時在學校、醫院、旅游景點、集貿市場、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周邊設置“城市管家”服務驛站,打造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前哨工作站”,按照區域、位置、崗亭大小分為ABC三級,明確具體功能定位,安排人員固定值守,堅持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快速處置,實現實事共辦、急事共商、難事共解。二是精細走訪解民憂。堅持“崗上”聽需,“凳上”答疑,“線上”征集,“靠上”服務,堅持到社區訪原委、到商鋪訪民意、到企業訪需求的“三到三訪”工作法,依托主題黨日、圓桌會、議事會、懇談會等活動,把“話筒”交給居民、交給社區,把問題擺上桌面,讓城市管理的“服務之手”和社區居民的“需求之手”握得住、握得牢,推動構建起“有事一起議”、“有事一起想”、“有事一起做”的共駐共建共商共享格局。三是精致服務暖民心。結合黨員雙報到、機關下基層等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認領微心愿·圓夢踐初心”、走訪慰問等活動,結合重點工作,聚力開展“城管 創城”“城管 環保”“城管 教育”“城管 市容”“城管 綠化”等系列活動,將節水用水、垃圾分類、燃氣安全、違法建設、普法宣傳等多個城市管理服務領域送進社區、送上家門,推動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
二、黨建引領優服務,“五彩銀齡”促發展。今年以來,莒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銀齡助力城市管理進社區”志愿服務模式,廣泛動員離退休老干部參與到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中,強力統籌執法、社區和銀齡志愿者三方力量“合力解題”。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創建銀齡志愿服務新格局。聚力打造具有特色的“1 7 9 N”黨建工作體系,將老干部志愿服務工作納入離退休干部黨建的日常工作和重點工作,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實現每位黨員都是志愿服務的一面“旗幟”。二是下沉城市社區,發揮銀齡志愿服務大力量。將銀齡志愿服務與“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同部署、齊推進,組織離退休干部、老黨員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同社區、居民、執法人員開展法律咨詢、矛盾調解、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有效成為服務群眾的“工作站”、矛盾處理的“維穩器”。三是構建銀齡驛站,推進銀齡志愿服務多形式。充分發揮“紅色傳承?銀齡增輝”品牌效應,創新開展“紅藍”結合育“幼苗”活動,深入校園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文明行為習慣專場”宣講活動、“同心共建文明城 護苗成長筑未來”專題報告會,有效壯大城市管理“朋友圈”。
三、黨建引領情系夕陽,暖心陪伴讓愛傳承。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為民服務水平,通過“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條,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一是多方聯動察民憂。深入開展“城管 ”服務,探索創新“1 1 4 N”服務體系,堅持城市管理部門來牽頭,社區來排查轄區內高齡獨居老人信息,水電氣暖專營單位齊參與,多方聯動合力解決高齡獨居老人的“急難愁盼”問題。二是譜寫服務“新樂章”。城市管理部門同社區、網格員、“紅苗”志愿者、水電氣暖專營單位等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聚焦高齡獨居老人群體,深入開展“情系夕陽、暖心陪伴”服務活動,活動中詳細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免費開展水質檢測、燃氣熱力戶表管道檢測、電力管線檢測,深度拓展門鎖檢修、家政保潔、政策宣講等服務,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服務質效。三是多元共治見成效。城市管理延伸服務獲得了廣大社區居民的高度贊揚,為進一步推動延伸服務活動走深走實,城市管理部門與社區、專營單位、高齡獨居老人建立了長效溝通機制,常態化為高齡獨居老人開展城市管理服務,通過該活動有效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用實際舉措讓“暖民心”行動更深入人心。
四、黨建引領紅馨樓棟,激活小區治理新“棟”能。堅持推動城市管理網格與黨建網格“兩網合一”,進一步織密完善黨建網格,在部分小區內開展城市管理進社區“紅馨樓棟?睦鄰里”活動,凝聚“微”力量、注入“紅”動力,激活新“棟”能。一是組建黨員隊伍,實現樓道管理精細化。立足“小樓棟”、開展樓棟“微自治”,小區內以樓棟黨員為主體,紅馨樓棟黨小組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形成黨小組長和樓棟長為兩冀的社區黨建新機制,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包聯戶”活動,積極呼吁業主“管好自家事、關心樓棟事”,引導包聯戶維護好樓道環境衛生,共建紅馨樓棟。二是打造服務平臺,實現樓道管理規范化。融入樓棟“微服務”、發揮治理“強作用”。在樓棟內打造睦鄰漂流書吧,調動樓棟“紅苗”志愿者參與城市管理,探索實行積分兌換激勵機制,著力激發黨員、居民志愿服務熱情,努力營造“小樓棟 大家庭”的共治共建共享氛圍。三是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樓道管理常態化。在“紅馨樓棟”培育過程中,堅持發揮“五社聯動”機制作用,注重調動樓棟內黨員、群眾、青少年等不同群體共同發力、共創精致,充分發揚市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市民群眾參與城市管理服務熱情,有效解決了電動車進樓棟、樓道雜物堆放等諸多問題,讓“微細胞”在城市管理的大脈絡中實現了“微循環”,發揮了“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