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標、圍標層層絞殺,公開招標水太深!投標企業如何破局?(招標過程發現圍標)
一位從業十年的投標主管曾評價招投標活動說“每一個標都有人做局”。無論是在投標前運作控標,還是在投標過程中進行圍標,都會給其他競爭者造成極大的困擾。
一些背景不夠硬或規模較小的投標企業,很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最終卻只是給別人陪跑。
常見的控標、圍標方式都有哪些?面對這樣的不完全競爭市場,我們又要怎么做才能提高中標率?今天招標雷達與大家共同探討投標企業該如何破局。
一、 控標圍標常見手段
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雖然相關法律法規三令五申禁止招投標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但總的來說還是原則規定多、具體細則少,不少地方都存在人為操作空間。比如利用下面這些方式實現控標和圍標:
1. 控標
控標是指通過一些手段方式,在招標參數或評分標準中做文章,為某些投標人提供便利。
一般較為常見和有效的辦法是卡資質,比如要求某些資格證明材料。招投標法第五十一條關于廢標的條款中規定“投標人不符合國家或者招標文件規定的資格條件,評標委員會應當否決其投標”,拿不出資質證明的企業連入場資格都沒有。
除此之外,還有要求成功案例、要求實施及售后服務等辦法,比如要求實施團隊要有若干個A證書、若干個B證書,其詳細和瑣碎程度宛如查戶口。
這些情況近年來有一定改善,但控標依然是“公開的秘密”,十分普遍。
2. 圍標
圍標也叫串通投標,是一種通過不正當競爭來排擠其他投標人以牟取利益的方式。
一般有兩種操作,一種是請人“陪標”,幾個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或壓低報價來排擠其他對手;
另一種是控制多家公司參與競爭,比如弄了二三十家公司,最終無論哪家公司中標,實際上蛋糕都是同一家公司的。
圍標也是明文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如果能掌握相關的證據,到相關部門舉報基本都能成功。
二、 如何識別控標行為?
水至清則無魚,但項目還是要找的。投標企業要想在層層絞殺中破局,首先要做的就是選好項目。對于明顯存在意向供應商的標,盡量避開,避免資源浪費。
企業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對一個標進行大致判斷:
1. 對招標文件進行分析
雖然在購買標書前我們不能知道項目的全部細節,但通過招標文件可以分析一二。
有些標書購買制作的周期很短,除非提前準備,否則只能加班加點勉強完成。這種一般都是和供應商提前通過氣的。
項目的評分標準和招標參數也是重中之重,控標基本都是在這些地方下手,如果招標文件中有明顯很奇葩的要求,或扎眼的參數,大概率也是溝通過的。
如果分析發現中標的希望渺茫,那就不要白費時間精力去給別人陪跑了。
2. 從招標方入手
一場招投標活動要說其中一點運作都沒有,基本不可能。有些招標方已經有固定合作的一家或幾家供應商,他們的項目控標甚至內定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還有一些招標方并沒有合作穩定的供應商,他們的服務方不固定,這類招標方的項目就可以去試一試,只要拿出的條件夠優越,還是很有希望的。
過去我們很難對招標機構進行分析,也沒辦法排除一些潛在的競爭對手,但隨著科技賦能數據,越來越多工具可以為我們揭示一些原本不為人知的關系網絡。
招標方發布的歷史項目、合作的中標企業和代理機構、與特定機構的合作次數,這些都不再是無跡可尋。利用合適的工具,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獲取這些信息。
圖片來源:招標雷達App
三、 對不同項目應如何處理?
在對項目進行充分分析后,企業對項目形成大致的判斷,在此基礎上,根據中標可能的不同,應當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1. 對內定概率大,己方沒有優勢的項目
這類項目往往招標方和服務商已經有了合作意向,企業無法給出有競爭力的條件時,沒有必要強行入場。
2. 對于有內定可能,但己方有優勢的項目
如果分析下來認為還有機會沖一沖,就應當對招標文件中的要求進行認真研讀,制定投標策略。
這種時候要特別注意,對標書中不合規的條款一定要提出質疑,盡量減少削弱性控標帶來的影響。
對于有優勢的方面盡量放大優勢,想辦法正偏離獲得加分。
除了擴大優勢,還需要注意標書的格式等小問題,雖然這些方面很瑣碎,但稍有不慎因此廢標的也不在少數,曾經有評審專家明確表示,如果一場競標參與人太多,首當其沖被廢標的就是標書制作有問題的。
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才能做到無懈可擊。
總結:
本文對常見的控標和圍標手段進行了介紹,從項目和招標方兩個方面為大家提供了識別控標的思路,并給出了對不同項目的處理方式。
隨著電子標的推廣和法律法規的完善,灰色的空間正在不斷縮窄;更多90后、00后等年輕一代的加入,也讓關系營銷不再是招投標活動中的唯一。
行業的透明化是必然的趨勢,唯有真正提升自己的優勢,才能在激烈的競標過程中殺出重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為招標雷達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