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如何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
□譚春麗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崇左市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很多黨員進入這種“兩新”組織中工作,把這些黨員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兩新”組織已成為新社會階層中的重要主體,同時也為崇左市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何加強“兩新”組織黨組織黨員及流動黨員的管理,提升黨建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水平,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江州區石景林街道有“兩新”組織63個,在“兩新”組織中建立黨組織22個,黨員82人。
目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兩新”黨組織覆蓋面不廣。目前,在“兩新”組織中,還有許多企業沒有建立黨組織,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心存顧慮,認為設立黨組織有礙于企業的發展,一些企業主往往不配合、不支持,工作難以開展;有的“兩新”組織建立了黨支部,但由于其規模小,只有3人,存在一種不穩定性,建立黨支部不久,黨員就流動調走或辭職了。
“兩新”黨組織黨員身份掌握不準。“兩新”組織中人員繁多,比較分散且流動性較大,對確定其黨員的身份帶來了困難,部分企業主還反映,企業內還存在不少不愿意主動亮明身份的黨員,怕被人知道他是黨員了,還有的流動黨員,普遍都是抱著臨時打工的態度,嫌轉組織關系麻煩,這些黨員黨性意識淡薄,形成了一種“組織找黨員而不是黨員找組織”現象,以上問題的出現,造成“兩新”黨組織中黨員身份掌握不準。
“兩新”黨組織關心黨員不夠,吸引力不強。現在的“兩新”組織很少開展組織生活,有的企業沒有必要的活動經費或者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和活動設備,即使開展了組織生活的企業,也多是采取讀書、讀報等單一的組織生活方式,造成了黨員對參加組織生活感到反感,同時,黨組織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對黨員缺乏關心和幫助,使黨員感受不到組織的溫暖,造成黨員不愿意向黨組織靠攏,黨組織對黨員吸引力不強。
對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建議
(一)創新工作理念,找準黨建與“兩新”組織的結合點。針對部分“兩新”組織業主重經濟效益、輕黨建工作的情況,從“兩新”組織的實際出發,改變以往就黨建抓黨建的做法,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定位在溝通政企關系、協調勞資關系、密切黨群關系上,將工作重點放在為員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上,把工作重心放在為黨員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務上,找準黨的工作與“兩新”組織發展、黨員發展要求、員工發展愿望的結合點,使支部努力成為黨員的力量源泉、活動之家、服務中心。如愛心企業聯盟黨支部著力政企溝通,解決各種勞資糾紛,同時,獻愛心結對幫扶貧困戶,助力“美麗廣西·宜居鄉村”建設等,去年獲得“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二)選好“兩新”黨組織班子,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黨組織班子是一個黨組織的決策者,對黨組織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可以選撥熟悉又愿意干黨務工作的同志任黨支部書記,選擇黨組織班子成員,盡量選擇黨建工作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高的同志。可以通過舉辦“兩新”組織黨務工作培訓班、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觀看電教片、召開經驗交流座談會、散發宣傳材料等多種方式,廣泛做好宣傳工作,從而讓業主和黨員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如易大公司充分認識到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動申請建立黨支部。支部建立后,凝聚人心,教育引導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黨員和職工艱苦奮斗,奮發圖強,支部真正成了企業向前滾動發展的“助推器”。今年,易大公司黨支部被評為崇左市“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托馬斯幼兒園黨支部與江州區直二幼結對共建,江州區教育局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黨支部活動的開展。
(三)改變黨員活動方式,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針對“兩新”組織黨員活動內容單調、作用難發揮、黨員難發展的問題,在活動內容上,從“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把黨員活動從以前單一的開會學習,拓展到崗位練兵、崗位競賽、評優樹模等形式多樣的黨性實踐活動中,為“兩新”組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在發展黨員上,將企業管理層中的骨干力量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教育和考察工作,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不斷將“新鮮血液”輸入黨組織,壯大黨在“兩新”組織中的力量。去年開始,石景林街道就在“兩新”組織中廣泛開展“兩學一做”,爭當黨員模范“四個先鋒”活動,爭當征地拆遷先鋒、扶貧攻堅先鋒、廉政先鋒和關愛先鋒。正高國際家居建材聯盟黨支部組織黨員與卜利小學開展結對助學活動,還為卜利村貧困戶贈送12臺電視。遠程實業黨支部、全俱物業黨支部等為貧困戶贈送雞苗2500多羽。
此外,要完善“兩新”組織基礎設施,使黨組織生活能夠順利的開展,這樣既使黨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同時也通過活動的開展,了解到黨員家庭生活狀況,幫助其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加深組織對黨員的關愛,使其時刻感受到黨的溫暖。易大公司建立了黨員活動室,黨支部和企業發展歷程的展示廳,提升了黨員對組織的歸屬感。
(四)改進黨員教育手段,不斷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針對“兩新”組織黨員不同程度存在政治業務素質低、黨性意識淡薄等問題,從改進黨員教育方式入手,突出了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不同層次的黨員實行分類施教,著力提高“兩新”組織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在教育內容上,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將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學習緊密結合,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為生產經營服務的整體水平。在教育目標上,對業主黨員,要求他們帶頭守法經營,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對管理層黨員,要求他們加強同業主的聯系和溝通,積極反映民意,發揮好監督作用。在教育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訓、分散學習、上門宣講、觀摩交流、技術比武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給“兩新”組織黨員“充電”,促其政治、業務素質雙提高。街道定期舉辦“兩新”組織黨務工作培訓班,重點對支部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和黨員業主進行集中培訓,開展固定黨日 活動,為做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培養骨干力量。
(五)建立健全“兩新”組織黨員信息庫,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監管力度?!皟尚隆苯M織人員繁多且流動性較大,造成了黨員狀況難掌握,黨員數量難摸清,許多工作無法落實到位。因此,要加強“兩新”組織黨員隊伍建設,黨組織要派人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全面宣傳,細致工作,徹底摸清“兩新”組織黨員情況,建立健全“兩新”組織黨員信息庫,把每個黨員凝聚在組織之中,為流動黨員與黨組織的關系接洽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打破以往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單一形式,按照分層、分類管理的原則,從嚴管理“兩新”組織黨員。對“兩新”組織中的流動黨員,要發給流動黨員活動證或出具黨員關系證明,積極做好跟蹤服務,妥善協調接轉流動黨員,將組織生活由相對原來的靜態改為現在的動態監管。
(作者系江州區石景林街道黨工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