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推進基層治理靶向發力(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實施方案)
開欄語
組織強,百業興,人民安。近年來,我市圍繞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建設,深耕“家門口”黨建品牌,持續在建強基層黨組織上用力、在推進強村富民上用心、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勁、在為民辦事服務上用情,把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架起黨群“連心橋”,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讓黨旗在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為此,我們特推出《基層黨建》專欄,將陸續刊發“家門口”黨建品牌在服務機制、服務陣地、服務標準、服務支撐、服務平臺5個方面的特色亮點和經驗典型,為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參考借鑒。本篇為您帶來:服務機制篇—《項目化管理推進基層治理靶向發力》。
項目化管理推進基層治理靶向發力
近年來,獨山子區緊扣基層治理重難點問題,將黨建項目化管理與工作創新創優相結合,以問題選題,研判立項、靶向推進、跟蹤問效為舉措,推動基層黨建通過項目化運作實現效能轉化。
“網格賦能”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金山路街道黨工委圍繞群眾的急難愁盼和多元化需求,創新“黨建 網格”模式,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會治理最小單元的優勢。建立健全“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以嚴密的組織體系支撐網格化管理體系,創新探索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多方參與的有效路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常態開展矛盾排查化解,做實網格“三訪”機制,確保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警、早介入、早解決。先后解決物業選聘、電梯更換、管線維修、商圈夜市發展等諸多基層治理難題80余件;站穩“群眾立場”,激發基層民主旺盛活力,依托民情懇談會、聯戶長會議、居民代表會議、三方聯席會議等平臺,聯動轄區資源,解決民生保障、環境治理等問題300余件。
金山路街道第二社區組織召開樓宇懇談會
“五社聯動”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西寧路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以社會工作為切入點的社區治理模式,創新“五社聯動”工作機制,提高社區治理多元主體之間的協同性。以“三項清單”為依托,建立“項目化”管理體系,促進“五社聯動”機制體系建設,提升五社聯動服務效能。打造生命“全周期”政務服務品牌,推行“全科社工 志愿服務”服務模式;健全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構建15分鐘為老助老服務圈,打造“家門口”的社區食堂;積極發揮慈善基金杠桿作用,成立“寧·聚”社區慈善基金,制定西寧路街道“寧聚”社區慈善基金會章程,拓展慈善渠道;開展“公益聯盟·紅色合伙人”共駐共建公益項目,打造志愿服務隊伍56個,發展社區志愿者3587人,參與公益活動17場次,為“五社聯動”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
老人到西寧路街道“食分關愛”食堂選取特色小碗菜
“街所聯動”推動基層治理新發展
新北區街道黨工委積極統籌轄區各支基層治理力量,著力加強街道社區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能力。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多元解紛為導向、以信息化運用為支撐,啟動“街所聯動”深化基層治理項目,通過“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方式,不斷夯實和諧穩定的基層治理根基。完善組織架構,成立“三所兩中心”領導小組,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種資源,搭建“三調融合”平臺,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充實“矛調能人庫”,整合基層調解員、法官、民警、律師及各行政執法部門單位力量,建立“專業團隊人才庫”,調整充實人民調解員97名,靈活運用“三色預警、分級處理”工作機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件,充分凸顯了調委會作用,有效提升了糾紛“化解率”。
新北區街道聯合派出所、司法所開展矛盾糾紛調解
來源:紅色小油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