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市委組織部就我市出臺“一意見兩清單”答記者問(下)
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作用發揮尤為關鍵。請問玉溪是如何做的?
答:一方面,我們注重增強鄉鎮(街道)行政執行、為民服務、議事協商、應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依法賦予鄉鎮(街道)行政執法權,整合現有執法力量和資源,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持續深化“放管服” 改革,將直接面向群眾、鄉鎮(街道)能夠承接的服務事項依法下放,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全面推進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理,實行市域通辦。
鄉鎮街道側重做好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及留守群體關愛服務等工作,城市街道側重做好市政市容管理、物業管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等工作。推動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事項由鄉鎮(街道)黨(工)委主導開展議事協商,完善座談會、聽證會等協商方式,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用。強化鄉鎮(街道)屬地責任和相應職權,構建多方參與的社會動員響應體系,建立統一指揮的應急管理隊伍,加強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推動建立鄉鎮(街道)應急備用金制度,加強對鄉鎮(街道)應急狀態下人、財、物支持,扎實做好風險研判、預警、應對等工作。
另一方面,在加強村(居)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加強村(社區)治理能力建設,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新模式新路。加強村(社區)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推進村(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在農村,積極推行鄉村振興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等形式;在城市,推動社區居民以民情懇談會、樓棟議事會、院壩會等形式,對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定期開展民主協商。完善黨務、村(居)務、財務公開制度,全面落實村級重大決策事項“四議兩公開”,提升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
問:玉溪在推進黨建引領“多網合一”、提升基層治理智慧化運用水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黨建引領“多網合一”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玉溪將不斷改進網格化管理服務,推動黨建網、平安建設網、警務網、創文網等“多網合一”,按照“規模適當、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職責明確”原則,科學布網劃格。構建“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網格長-網格員”三級管理體系,選好建強網格員(長)隊伍,建立清單管理、信息報送、事項準入等制度,實行“信息采集-分析受理(自采自辦)-分流交辦-聯動處置-反饋評價”的全鏈條閉環管理。
結合“紅色物業”“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等工作,把小區黨員和報到服務黨員統一編入網格,推動資源力量匯聚到網格。結合“數字 玉溪”建設,開發運用“玉溪共治通”平臺系統,推進治理 “網格”與智慧“網絡”有機聯結,實現需求在網格發現、隱患在網格排查、矛盾在網格化解、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
同時,建設玉溪市黨建引領市域治理智慧平臺,打通黨務、政務、服務工作業務流與數據流,探索“一屏知全域、一網管全局”的智慧治理模式。實施“互聯網 基層治理”行動,依托黨建引領“多網合一”,采集完善網格內人、地、事、物、組織等信息,推進村(社區)數據資源建設,讓數據為基層治理賦能。
統籌推進智慧城市、智慧鄉村、智慧社區信息基礎設施、系統平臺和應用終端建設,推動政務服務向村(社區)延伸,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充分運用手機 APP、微信小程序等信息系統和應用軟件,引導村(居)民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組織鄰里互助,提升政策宣傳、民情溝通、便民服務效能。充分考慮老年人習慣,推行適老化和無障礙信息服務,保留必要的線下辦事服務渠道。
問:結合“一意見兩清單”具體內容,玉溪在黨建引領鄉村和城市基層治理方面有什么亮點特色?
答:在黨建引領鄉村基層治理方面,按照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玉溪建立了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群眾廣泛參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其中有幾項具有“玉溪特色”的亮點工作——
全面推行村級組織大崗位制,鄉鎮細化日常管理和績效考核辦法,村級優化分工方案和崗位職責清單,嚴格執行“543”標準,落實玉溪村(社區)黨組書記管理辦法,疏通到村一級的事務歸口由黨組織負責和參與的工作渠道,推動鄉村基層治理模式的轉變,為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村黨組織書記領頭雁培育工程,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嚴格執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村組干部縣級資格聯審,落實“四個一”工作機制,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發揮青年人才黨支部作用,每村培養儲備后備力量不少于2人。持續抓好村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
深化集體經濟“消薄強村”行動,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夯實基層治理的基礎性工作,成立縣級項目組、指導組,建立項目推進和掛包聯系制度,以縣級為單位編制五年發展規劃,以鄉級為單位實施“消薄強村”計劃,以村(社區)為單位“一村一策”制定發展計劃。年內各縣(市、區)分別創建2個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5個年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示范點,村級集體經營性年收入5萬元以上全覆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全面過硬。
在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方面,玉溪將把其中一個著力點放在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建設上,積極培育全科受理、全科服務社區工作者隊伍,健全崗位等級序列制度等。市、區、街道分級分類對社區干部開展全員培訓,確保社區黨組織書記每年集中培訓不少 5天。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社區“兩委”成 員持證人數逐年提升。
持續推進社區減負增效。2021年底前修訂完善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事項清單和減負工作事項清單,嚴格建立和落實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全面清理社區不合理蓋章證明、檢查評比、考核達標、臺賬報表、亂掛牌子等事項,年內精簡事項10%以上。
實施“紅色物業”提升行動。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議事協調、服務評價、糾紛調處等機制,暢通訴求渠道,共商共議研究解決小區公共利益問題。持續開展“紅色物業”示范點建設,廣泛開展“紅色物業小區”“紅色物業企業”“紅色管家” 創建活動,引領全市物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