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南澗:“12345”強化集鎮管理出實效(加強集鎮管理)
良好的集鎮容貌,事關民生福祉,體現鄉鎮品位,影響全鄉區域整體形象。近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樂秋鄉堅持黨建引領,跑出集鎮建設“加速度”,隨著項目的不斷注入,集鎮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夯實,功能不斷完善。為進一步鞏固集鎮建設成果,樂秋鄉以“12345”模式,聚焦集鎮管理重點、難點,構建規范有序、和諧幸福的美麗山鄉。
簽訂一份合同。采取“村黨總支 合作社 第三方”的模式,將鄉集鎮環境衛生外包給第三方,實行以費養事、管干分離,加強對第三方承包人員的日常監管,制定完善《上虎村集鎮承包管理考核辦法》,定期進行量化考核,并在年底一次性兌付獎勵資金。對管理不到位的現象,責令限期整改,不斷提升集鎮環境衛生品質。據了解,考核以12個月為時限,考核優秀10個月獎勵5萬元,考核優秀8個月獎勵4萬元,考核優秀6個月獎勵3萬元,考核優秀不足6個月不予獎勵。
“我通過公開招聘承包了樂秋集鎮的環境衛生清掃,我非常激動,不僅可以獲得兩份報酬,還可以為人民作貢獻。2023年環境衛生考核每個月都力爭達到優秀,上虎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獎勵了我5萬元。”承包人張華激動地說道。
確定兩個主題。樂秋黨委、政府為提升集鎮品質,以打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設施完備和功能齊全”的集鎮為主題,強化集鎮管理。2022以來,管網入地雨污分流,修建人行道和棧道,把單位庭院作為口袋公園,利用步道、綠道把集鎮、村落相連相通,美化、綠化、亮化街道;建設配備100個車位的集鎮停車場,進一步改善集鎮交通環境;智慧化建設為抓手,在集鎮重點路口、重要路段布置14臺高清攝像頭,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實行三級聯動。集鎮管理,人人有責。樂秋鄉實行“政府統籌、村委會具體落實、全員參與”三級聯動,做到管理和服務一體化。對集鎮清掃保潔,實施規范化服務外包,政府成為“大管家”。村委會、合作社做好監督工作,定期開展集鎮巡查,督查環境衛生承包方保潔工作開展情況和群眾門前包保落實情況。通過群眾會、門前包保責任卡、村規民約把集鎮管理的重要意義向群眾傳達清楚、講解透徹,充分調動群眾參與集鎮管理,鞏固集鎮建設成果。
明確四個目標。從2021年開始,相繼投入700多萬元,建成樂秋鄉農產品交易市場,加強集鎮配套設施建設,盤活村級閑置資產資源,改善“市場臟亂差”“購物到處找”的窘況,實現集鎮“舊貌”換“新顏”。為了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樂秋鄉深入思考,明確集鎮管理任務“街道干凈整潔、攤位整齊劃一、車輛規范有序、環境常綠常青”四項目標。
“這兩年街上的變化真的大,街道專門有人打掃,每天出門都干干凈凈的,休息、走路的地方也有了,停車也方便。我自己也保證家門口干凈整潔,參與街場管理。”住戶司小四家感慨道。
落實“門前五包”。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和集鎮住戶包衛生、包容貌、包秩序、包綠化、包管護的“門前五包”責任,對責任區內的排水溝、背街小巷、垃圾箱外的垃圾廢棄物等衛生死角進行整治,對市場秩序進行維護,做到垃圾撿一撿,雜物清一清,攤位收一收,車輛停放排一排,亂涂亂畫管一管,周邊綠化護一護。2023年,共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懸掛責任牌50余張。
“2023年,通過鋪面出租、集鎮環衛運營管理、廁所污水治理項目承包等方式,鎮容鎮貌環境品質穩步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持續提高,集鎮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上虎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4萬元。”樂秋鄉武裝部部長韋洪喜介紹道。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樂秋鄉堅持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以集鎮管理“小切口”久久為功,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云南網通訊員 沈嘉彥 張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