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市官嶺鎮:探索“基層黨建+網格化+標準化”模式 助推鄉村振興
官嶺鎮城鄉治理標準化工作扎實推進,人居環境、交通秩序、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郭華 李澤桂 楊祿 朱彥羽 記者 蔣楠 衡陽報道
城鄉治理標準化工作開展以來,常寧市官嶺鎮以黨建為抓手,建立“基層黨建 網格化 標準化”制度,實行上下聯動,分片管理,責任到人,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管理模式,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吹響“進攻的號角”。
近日,為確保每一項工作得到落實,官嶺鎮以20個基層黨組織為單位,繪制20個網格,分別由13名班子成員擔任網格長,將其余77名機關干部納入到每個網格內,作為網格指導員,20個村(社區)支部書記為網格員;同時,實行網格指導員和村“兩委”干部包片、包組、包戶、包路段、包巷道的小網格制,實時對網格內人居環境、交通秩序、市場經營、公共安全等方面情況開展巡查、督導、監管,逐步解決全鎮“臟、亂、差、堵”問題。
在網格圖執行的過程中,官嶺鎮注重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干部主動在網格中找到 “責任田”,服務“責任區”,深入一線,組織召開屋場懇談會60余場次,與群眾一起話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等,形成一張網格化宣傳網絡,確保標準化建設工作在群眾中入腦入心。
同時,該鎮利用21支衡陽群眾志愿服務隊,組織200多名黨員干部,打頭陣、做示范、強引領,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加快推進官嶺鎮棚戶區改擴翻項目、集貿市場整頓等工作,一批美麗鄉村、秀美屋場彰顯鄉村本色,蝦塘村被評為衡陽市同心美麗鄉村。同時,該鎮深化黨員五個到戶活動,建立健全無職黨員聯系機制,組織調動近600名無職黨員包組包戶,推動鄉村治理由“組織覆蓋”向“功能提升”深入。
目前,官嶺鎮城鄉治理標準化工作扎實推進,人居環境、交通秩序、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群眾的居住舒適度、人文感知度、生活便捷度、公共安全度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