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創新:“三動三全”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加強學生德育教育 三全育人)
學校德育工作要聚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啟智潤心、立德樹人”的辦學思想,以“三動三全”為抓手,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德育工作務實、高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一、陣地先動,全方位育人
學校黨支部領導學校德育工作,積極探索德育管理、文化陣地,形成課堂陣地、環境陣地、社團陣地、實踐陣地等全方位育人陣地,為開展德育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建設德育管理陣地
以黨建為引領,政教處為依托,少先大隊強化實踐,強化學校德育管理陣地建設。
1.強化德育管理。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將德育工作列入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制定詳細的德育工作方案和明確任務目標。德育管理做到“六同”,與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同謀劃、同安排、同落實、同檢查、同反饋、同總結”。
2.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學校將德育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強化責任擔當,扎實履職盡責,健全《學校德育工作實施方案》《學校德育工作考評細則》、《學校體育衛生制度》等德育管理制度,將德育工作納入班級評優、教師績效考核、年終考核之中。
3.豐富德育文化。把校園特色文化作為學校德育的特色重要資源,做好學校德育特色文化的傳承和拓展。以學?!皢⒅恰碧厣幕瘎摻橐I,積極創建“七彩”德育文化、“七彩”書香文化,結合紅色教育、勞動實踐教育、班隊主題教育,不斷豐富學校德育文化內涵,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環境,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二)建設少隊陣地
結合新時代德育工作主題和學校德育常規落實,不斷豐富學校少先大隊活動內容。
1.充分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和周二主題班會的有利時機,教育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安全意識,從小養成節糧、節水、節電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2.繼續做好校園文明監督崗的檢查反饋,發揮紅領巾爭章對學生德育的促進作用。
3.充分利用班級黑板報、校園宣傳櫥窗,及時更新教室布置,努力辦好校園廣播。通過這些平臺發揮德育宣傳功能。
4.加強對校田徑隊、籃球隊、足球隊、藝術興趣小組等社團活動的管理和指導,使這些團隊對學生的德育起到促進作用。
5.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如田徑運動會、演講賽、征文活動、主題班會文藝演出、慰問敬老院等。
6.關注節日教育,發揮少先隊陣地,全方位開展德育教育活動。
(三)建設班級德育陣地
1.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班級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學校實行領導帶隊,包年級領導負責,年級組長帶動,政教處主抓,建成一支家長、師生稱贊,具有“奉獻精神強、鉆研勁頭足、適應能力快、專業水平高”管理技能精湛的班主任隊伍。
2.注重班主任素養提升。政教處定期召班主任工作研討會,交流班主任工作經驗,研討班級管理方法,細化學生行為規范,將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要求貫穿于班級管理的細節之中。引導班主任在班級陣地多采用賞識教育,尊重、信任、理解、關心學生,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抓好班級工作創新,結合新時代德育工作目標任務,及時引領、捕捉班主任工作創新做法,推廣成功經驗,增強班主任工作實效性
3.加強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引導班主任工作“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抓好主題班隊會,進行正面教育,主題隊會每學期不少于兩次,主題班會每周一次;抓好日常班級管理,深化文明禮儀,注重養成教育,按學段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抓班級文化創建,以班級黑板報、班級圖書角及班級文化氛圍營造等,突出班級文化育人效果。
二、主題帶動,全員育人
依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按照方向正確、內容完善、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德育主題新要求,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實現全面育人。
(一)開展黨的二十大主題教育活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積極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進校園、進課堂、師生頭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個方面的德育內容,把黨的教育方針和二十大精神如清風浸潤般,融入學校的德育實踐工作中,廣泛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濃厚愛國情感,不斷強化師生理想信念教育。
(二)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清明節、中秋節、國慶節、元旦、春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結合黨史教育、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等重大節日和德育重點,開展學校政教、少隊及班隊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共同體意識,增強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培植愛黨、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深厚情感。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主題教育。緊扣時代脈搏,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積極開展國旗下主題活動、主題班會課、家長七彩講堂、少先隊中隊主題活動、讀書征文、“我的中國夢”等德育主題教育實踐等活動。定期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國家安全(國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創新和拓展德育工作形式,豐富學校德育工作內涵,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活動拉動,全程育人
以活動育人為有效的德育形式,不斷豐富德育活動內容,切實增強學校德育工作時代性、科學性和時效性,實現全程育人。
(一)開展德育常規養成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文化傳承、習慣養成、安全法治、感恩勵志、心理輔導等種類多樣的主題教育厚植愛國情懷,使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
結合學校少先隊紅領巾獎章活動的開展,組織學生校內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必須做到十結合: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養成教育,結合行為規范教育,結合各學科教學活動,結合學校特色活動,結合少先隊活動,結合學校社團活動,結合勞動教育,結合家庭教育,結合社區服務。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
(二)開展校園文化宣傳活動。充分挖掘校園文化德育資源,開展校園特色品牌文化宣傳教育,結合學?!皢⒅恰蔽幕?、書香文化、七彩德育等校園文化等品牌創建,通過升旗活動、班隊會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引導學生積極踐行,促進德育文明素養提升;積極開展校風、校訓、校徽、校旗、校歌等學校德育制度文化宣傳教育,從小處著眼,從細節入手,開展系列宣傳教育,培育學生愛校、愛家、愛社會主義祖國情感。
(三)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3月5日學雷鋒日,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走進社區、走進留守老黨員家中,開展“思政宣講”等活動,大力宣揚社會各界的感人抗疫事跡,充分體現了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擔當意識;拉動實踐育人,通過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勞動實踐、研學旅行、志愿服務等,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開展勞動教育體驗活動。學校開設勞動教育課程,結合校園勞動實踐、勞動教育實踐、社區志愿服務,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一是利用校園內“七彩耕園”勞動基地,開展蔬菜播種、施肥、澆水、采摘;
二是前往海軍生態園、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開展的“體驗農耕文化”勞動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三是走進社區開展了等豐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務活動。
(五)開展體育藝術專項教育活動。強化體育藝術“2 1”專項教育活動,依托“利通區教育局體教融合”和“利通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活動,積極推廣武術操(雙節棍)、花式跑操、花樣跳繩等體育特色項目。
結合美術工作坊、書法大廳、校園七彩星光大道、器樂進課堂等課程趣味盎然,陶冶學生情操。
(吳忠市利通區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