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街道:以黨建引領物業管理釋放發展新活力(黨建引領社區物業管理)
半島網8月23日訊 為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切實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充分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河西街道持續提升組織力、強化執行力,以小水清溝社區第一網格為試點,積極探索打造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新路徑。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構建組織體系,強化政治引領
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加強社區黨委對物業公司工作的指導,河西街道積極創新,探索成立小水清溝社區物業聯合黨支部,著手把小水清溝社區各個物業公司“擰”在一塊,將物業企業納入到區域化黨建統籌范圍之內,以黨建引領促進物業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加強物業聯合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嚴格按照《河西街道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兩學一做”等黨組織生活,把黨內基本生活、基本制度、基本要求融入物業聯合黨支部日常工作生活,促進黨支部建設規范化,為黨建引領破解物業管理難題夯實組織陣地。
創新工作模式,做優動力主軸
積極構建“1 4 N”工作模式,統籌“紅色合伙人”力量,匯聚合力,探索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管理新模式。其中“1”是指以黨建引領為動力主軸,做好基層治理的“定海神針”“四梁八柱”。“4”是指匯聚社區黨委、居委會、物業聯合黨支部、物業公司四部門合力,形成“黨建共同體”,“N”是指將“紅色引擎”融入物業服務和小區管理,通過“黨群e家”平臺及入戶走訪等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精準對接居民訴求,解決好涉及小區居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多方面的問題。
同時,依托“紅色合伙人-城市會客廳”項目,切實推動“條狀為主”的垂直化、單位化黨建向“網狀為主”的扁平化、區域化黨建轉型,把隸屬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的區域內黨組織聯系成為緊密的黨建共同體,在黨建工作共創、文化宣傳共做、便民服務共辦、轄區治安共防、宜居環境共抓等方面凝心聚力,促進“網格化”與“微治理”的對接和互動,打通傳統基層治理模式下的難點堵點。
堅持問題導向,回應民生關切
打造“兩個”陣地,暢通發聲渠道
“兩平臺”夯實“線下陣地”,建立運行高效的工作機制。持續推進“書記面對面,書記在一線,書記沖在前”行動,打造小區居民議事平臺,以社區黨委為核心,每個網格黨支部為單位,每星期召集居民代表,召開小區居民議事會議,立足痛點、難點問題,推動小區議事模式可持續運作;打造社區黨委、物業聯合黨支部及物業企業三方聯席議事平臺,每月召開聯席會議,由社區黨委、物業聯合黨支部督促物業企業解決物業管理痛點、難點問題,對于物業公司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由社區黨委、物業聯合黨支部及時跟進工作進度,統籌協調解決。截至目前,共召開居民議事23次,三方聯席議事15次,由社區黨委、物業聯合黨支部督促、指導物業公司解決問題80余件。
“吹哨報到”夯實“線上陣地”。依托“黨群e家”平臺,健全“吹哨報到”機制,由居民反映問題,各網格黨支部積極行動、同向發力,實行清單式管理,積極對接物業公司,推動問題解決。其中梳理物業管理難題150余項,項目結案達到99%以上,切實以“線上陣地”回應居民期盼,以黨建統領基層治理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群眾訴求,辦好民生實事
通過“黨群e家”平臺、居民議事平臺、三方聯席議事平臺等梳理出的小區居民反映較為強烈的樓道垃圾、電動車充電、公共基礎設施破損、停車位收費貴等問題,由社區黨委、物業聯合黨支部統籌物業企業,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積極開展樓道垃圾集中清運、電動車停車棚搭建、公共設施維修、居民安全知識集中培訓、降低停車收費標準等多樣化行動,切實以組織力提升執行力,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為小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凝聚“紅色力量”,釋放發展活力
吸引華威國旅、東聯汽車、北方建達、弘毅中學等10余家駐街單位及兩新組織黨組織加入“紅色合伙人-城市會客廳”項目,各方共建共商、共治共享,開展各類惠民活動,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良好態勢。以“產業”和“文化”為主線,引導企業“一站式服務群眾、立體化推廣宣傳、多元化聚合資源、全方位優勢互補”,形成產業發展與民生服務的“正循環”。通過小型車展、惠民促銷等系列活動深入社區,與居民深度互動,實現了高效推廣。轄區內16家限上車企共銷售422輛車,享受政府補貼52萬元,實現了逆風揚帆、逆勢突圍。以黨建引領物業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全力融入市北區“1 6 N”發展大局,牢牢守住基層治理的“一線陣地”,當好群眾身邊的“耳目手腳”,力促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向2.0版本“蝶變”。
通訊員 王騰逸 半島全媒體記者 宮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