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非公黨建“紅色指南”成全省樣板(非公黨建紅色引擎)
愛海寧客戶端記者 凌姝燕
8月6日,記者從市委組織部獲悉,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小個專”非公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上,以海寧《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為藍本的《浙江省“小個專”黨建工作規范》發布,目前已在全省試行。
“小個專”具體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專業市場,其遍布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從業人員眾多,是我黨執政的重要群眾基礎。目前,我市累計在冊各類私營企業已突破8萬家,累計注冊資本(出資金額)2000多億元。“加強和改進‘小個專’黨建工作,將‘小個專’團結在黨的周圍,把他們的力量凝聚起來,對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道。
縱觀全省乃至全國,由于“小個專”主體具有規模小、分布散、類型多、變化快等特點,黨員關系大多散落在村、社區,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如今,這個問題在海寧將“不成問題”。
2017年,在市委組織部指導下,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及個體勞動者協會立足發揮非公黨建“戰斗堡壘作用、政治核心作用、經濟引領作用”,創建了個體工商戶和商品交易市場非公黨建“紅色聯盟”——非公黨建“七彩聯盟”。去年,我市在非公領域黨建陣地建設的基礎上,又在全國發布首個《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規范》地方標準,填補了非公黨建標準化建設領域的空白。
該《規范》以黨章黨規黨紀及《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規章為依據,對非公經濟領域黨組織設置要求、職責范疇等列出了“條目清單”,建立“政治引領、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管理教育、監督制約、創新運行”6個一級指標和45個二級指標。指標體系突出政治核心和基礎規范兩大導向,并對“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基本制度、流程等做出明確系統的說明,將復雜的黨務工作變得簡明扼要。
“這是一本‘紅色指南’,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也是我們黨支部工作的‘一本通’。”A股上市公司、浙江晨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宓惠明說,“按照《規范》的指導,就如何做到‘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多發揮、創新工作有亮點’,我們找到了明確的、可操作性強的路徑。”正是在這一《規范》的指導下,晨豐科技黨支部結合企業實際,建立了每日晨會、班組黨建、快樂車間等機制,在基本制度有效鞏固的基礎上,企業研發部門的黨群戰斗力和創新力被進一步激活。
此外,針對新興領域黨員分散、組織覆蓋不到位等突出問題,該《規范》對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交易市場和民個協會會員企業等4個不同業態的黨支部開出專屬“藥方”,并科學總結非公黨建可操作成功經驗,以“說明書”形式表述出來。如明確商品交易市場黨支部落實“網格化”管理模式;引入阿里巴巴網商黨員“三亮一做”做法,對海寧中國皮革城網商大廈、電商產業園等網商黨員聚集重點領域提出“亮身份、亮承諾、亮形象,爭做誠信先鋒”的規范性要求。這一《規范》推廣以來,全市“小個專”黨組織和1437名黨員經營戶的作用發揮愈加明顯。
當前,在我市,該《規范》已從“小個專”領域深入到全市上市民企、規上民企及“兩新”黨建機構,有效促進了非公黨建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有力地提升了非公黨建整體水平,推動實現非公黨建“全覆蓋”到“強覆蓋”。
“自《規范》實施以來,我市非公黨建工作的可喜變化肉眼可見。”市個體勞動者協會秘書長沈志峰舉例,以前非公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形式單一,千篇一律的PPT、形式化的交流座談使黨員始終無法突破理論的層面。如今,各非公企業紛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用實踐來豐富“主題黨日”內涵。在這個過程中,黨員在思想上充分信賴、政治上堅決擁護、組織上自覺服從、感情上深刻認同、行動上始終跟隨,先進人物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