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市完善五級網格——黨建引領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五級網格化管理)
來源:【新鄉日報】
小滿時節,姚建輝收到一封來自群眾的感謝信,信中對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予了高度贊揚!姚建輝說:“這份感謝終生難忘,今后工作更不會懈怠。”
姚建輝是輝縣市西關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西關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三級網格長。5月的一天晚上,他在巡邏過程中發現一家理發店內出現火情,隨即撥打了119,并立即組織社區人員進行滅火。“那是一排門面房,如果真的發生大火,后果不堪設想。”姚建輝說,消防車20分鐘后趕到,但他們已經控制住了火勢,為店主挽回了10萬元的經濟損失。
5月27日,記者見到姚建輝時,他剛給社區網格員培訓完,準備進社區入樓院巡邏。他們所在的城關街道原西關村是個城中村,以前,全村人口也就幾千人。如今,西關社區轄區新建商業住宅小區3個,無物業管理小區22個,人口激增至近3萬人。加上很多人的戶口所在地和居住地不一,給綜合治理、平安建設、便民服務等帶來巨大挑戰。
“每周至少兩天要去街上巡邏,和網格員一起解決問題。”由于時時繃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根弦,他所管轄區社會治安受到了上級表揚。
小網格帶來大變化,姚建輝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村和社區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卻沒有處置的權力,“看得見的管不了”;上級執法部門力量不足,不能全覆蓋,“管得了的看不見”。如今,他所在的城關街道近100名干部下沉到村和社區,村和社區都有熱心群眾當網格員。
姚建輝只是輝縣市城區300名網格員之一,他們負責微網格各項事務,五級網格織成一張大網,覆蓋了城市社區每一寸土地、每個犄角旮旯。
近年來,輝縣市經過多年的內涵式發展,城區人口由幾萬人激增至將近40萬人,從而衍生出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從相繼發生的疫情、特大暴雨災害等的應對及重大突發性事件處置等情況看,輝縣市都不同程度存在著觀念陳舊落后、管理簡單粗放、便民服務缺位等短板弱項。
如何將社會治理的重心落到城鄉社區?如何實現為群眾解決問題制度化?2022年,輝縣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入推進城區管理體制改革,科學規劃設置街、區,同步組建網格黨支部、黨小組,把黨建、綜治、民政、城管、應急等不同類別網格和業務工作納入“一網統管”,搭建起“鄉鎮(街道)黨(工)委 社區黨總支 網格黨支部 樓棟黨小組 黨員聯戶”五級組織架構,在20個社區黨總支、2個社區黨支部下設60個網格黨組織,精細劃分389個微網格。
“我們社區合理劃分了23個網格,由‘兩委’干部包干到底,把轄區內的105名戶籍黨員、198名在職黨員動員起來,建立起126人的黨員樓長隊伍。社區各項工作運轉高效有序。”姚建輝說。
對于網格內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該市則通過“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模式,即對于網格員上報的信息由鎮級層面進行梳理匯總,根據問題解決難易程度啟動“吹哨”程序。在明確“吹哨”事項主要內容和所涉及的責任部門后,進入指派環節。針對職責清晰的,直接指定主要職能部門限時辦結上報;針對職能交叉或復雜事項涉及多部門的,多部門聯動,合力辦結,推動網格工作流程形成閉環,打破基層治理瓶頸。
“現在,無論是辦理居民保險、調解鄰里糾紛,還是開具計生證明、代辦戶口遷移,在輝縣市西關社區,都能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這多虧了網格員!原來有個什么大事小情,不知道要找誰。現在微信群里和網格員一說,事情很快就能辦了。”西關社區居民趙磊十分高興地說。
責任心增強,作風明顯轉變,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網格化管理,讓社區干部有了“責任田”。一年來,輝縣市共排查、發現、處置問題近50萬件,辦結率達到97.9%。
新鄉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改榮 見習記者 姜楠 通訊員 徐猛
編輯 王樂博
本文來自【新鄉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