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黨建聯建催動校地融合“兩頭熱”(校地黨建聯盟)
本報訊(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陳海峰)最近,浙江工業大學等14家高校與杭州西湖區留下街道召開小和山科學城黨建聯席會議。按照雙方的設想,未來將重點圍繞智能制造、量子信息、工業設計三大主導產業推動校地合作。
“過去高校也曾和我們地方合作,但多以教師團隊或個人為主,資源的統籌、聯動、跟進缺少支撐。這次雙方黨委聯建,可以全面調動資源,一起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助力。”留下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
2022年起,浙江省委全面實施高校黨建“四個融合”行動,高校黨建與屬地黨建融合是其中一項舉措。具體做法是,校地雙方先列出各自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經黨組織審議通過后,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合作的責任清單,在協議期結束時形成成果清單。
新昌縣是我國紡機設備重要生產基地,一直與浙江理工大學多個教師團隊合作,但在重大科技攻關方面不理想。為解決這一問題,浙江理工大學黨委主動與新昌縣委合作,成立新昌技術創新研究院。新昌組織相關企業開出“科技創新”“技術轉化”“人才引育”等3張需求清單,浙理工提出場地、政策、資金等具體需求。在雙方黨委的共同努力下,新昌技術研究院黨支部和當地相關部門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充分盤活資源,累計服務企業800余家次,累計攻克企業技術難題500余項,形成企業出題、師生答題、車間試題、政府助力破題的“新昌模式”。
據了解,黨建聯建目前已在浙江高校廣泛開展。有的聯建著眼人才培養,如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黨委與11家企業聯建,5年來選派2160余名學生到企業實習,其中23名優秀畢業生成為企業高管。有的聯建聚焦產業發展難題,如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黨總支與地方聯建,破解工業固廢應用難題,幫助企業節約了20%的成本。有的聯建旨在推動專項任務攻堅,如浙江師范大學黨委深入對接浙江山區26縣教育發展需求,成立“基礎教育共富研究院”,聯建中小學19所,派出教育專家64人。
為深入推進這項工作,根據浙江省委統一部署,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修訂高校綜合考核辦法,把校地黨建聯建納入高校年度考核重要指標,同時選樹全省黨建聯建工作案例100個。
截至目前,浙江高校與地方建立黨建聯建關系已有1300余對,共建實體化科技創新平臺219個,共破科技難題1194項,聯合申報廳局級以上科技創新成果189項,助推地方增收48億元,促進大學生就業1.4萬人。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19日第1版
作者: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