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建述職一“嚴”到底(抓黨建述職講話)
時下,各地陸續開展黨建述職評議。黨建述職評議是壓實抓黨建工作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也是各級黨組織書記比責任落實、比黨建業績的“擂臺賽”。答好這場“年度大考”,述職態度要“嚴謹”,現場點評要“嚴肅”,結果運用要“嚴格”,讓黨建述職一“嚴”到底,真正述出壓力、評出動力、考出活力。
實事求是“盤家底”。黨建述職評議會議開得好不好,關鍵在“主角”的態度,只有首先端正態度,“曬成績”才會更真實,“講問題”才能更坦然。現實中,有的害怕考核“扣分”,挖空心思在述職報告上玩“文字游戲”,為了博得關注、造點噱頭,不惜以“筆功”代替“做功”,粉飾成績、掩飾問題必然導致黨建述職“頭重腳輕”。黨建述職貴在有股認真勁兒,在述職前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工作落實情況,摸清痛點難點,聽聽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真實評價,力戒“關門寫報告”,確保瞄準述職“靶心”、擠掉政績“水分”、留下問題“干貨”。要堅持“做多少、說多少”“哪里痛、揭哪里”的原則,實打實盤點成績、點對點剖析原因,想一想責任是否到位、厘一厘亮點是否真亮、查一查問題是否深挖,防止濃墨重彩講成績、蜻蜓點水擺問題,確保述職經得起檢驗。
現場點評要“嚴肅”,切脈問診“查病灶”。黨建述職評議會不是“表彰大會”,不能“盡挑好的說”,黨建工作抓得如何,現場評議得有“辣味”。從以往來看,有的以材料質量論英雄、以現場答辯見高低、以人情關系排名次,導致黨建述職考核評比變味。黨建述職評議要解決好誰來評、怎么評的問題,在組建點評“裁判團”時,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具有廣泛性,特別是要注重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當“考官”,確保考核評比更加公平公正。會上點評要言簡意賅,客觀中肯評價“亮點”,有理有據戳準“痛點”,靶向施策開出“良方”,不打“人情分”,力求“點準穴”,達到“醒腦提神”的效果。要堅持“看一時”與“重一貫”相結合、現場考評與實地考核相印證,綜合平時考核、日常調研、巡視巡察等情況,綜合評定考核等次,防止簡單下結論。
獎優罰劣“樹導向”。黨建述職“大考”,“考”是基礎,“用”是關鍵。優不獎、劣不罰就會讓黨建述職評議的指揮棒打折和失靈,陷入述真述假一個樣、述好述壞一個樣、述與不述一個樣,助長形式主義的歪風。要強化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參考,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核的重要依據,與干部選拔任用、評優評先、培養培訓掛鉤,形成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良好氛圍。針對述職評議考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特別是點評指出的問題,要分類建立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責任清單,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逐項銷號,并將問題整改成效與跟蹤問責掛鉤,對不重視整改、工作不落實的黨組織書記,采取通報、約談、問責等措施,督促問題整改銷賬,真正發揮考核“風向標”“助推器”作用。(李其)
來源: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