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源街道:“三措并舉”,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隋明 記者 孫茂寅
財源街道把強化黨員教育管理作為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堅持“三措”并舉,不斷激發黨員隊伍內生動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
學理論,組織全體黨員深入學習黨史學習教育材料。設立“周五學習日”,通過集中培訓的方式,強化機關干部理論學習,形成學習教育長效機制。開展“學習百年黨史 凝聚奮進力量”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街道27個黨組織共81名黨員參加了比賽,引導黨員在黨史學習中啟迪智慧,充分調動黨員參與黨史學習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學先進,學習身邊黨員的先進事跡,是財源街道推進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邀請“全國擁軍優屬模范”賈美榮為黨員講述她的擁軍故事,激發黨員愛軍愛國愛黨熱情。策劃拍攝《星星之火》《“擁軍愛國”映家風》《永不熄滅的星火》等黨員教育專題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弘揚社會正能量,激發黨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
學紀律,街道組織黨員圍繞遵守黨章黨規黨紀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觀看警示教育專題片。解讀黨員紀律處分條例,科普相關法律知識,形成街道上下所有黨員自主學習、自我約束的良好風氣。
教育載體多樣化,突出街道黨校核心教學作用。充分發揮街道黨校的職能作用,為街道機關黨員干部、社區“兩委”、流動黨員等不同群體分類安排理論教育和業務培訓。用好城市基層黨建聯合體服務中心、七東商圈工作站、社會組織黨建服務中心等資源,定期邀請專家教授、先進代表等,開展專業化培訓,確保街道黨校有教學設施、有師資隊伍、有培訓計劃。
發揮各黨支部教育作用。各基層黨支部除了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還利用講座、現場教學、線上直播等,推動學習教育在基層落實落地。其中,以直播形式開展的黨員教育優勢明顯,打破了傳統教育載體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除了直播之外,黨支部利用微信群定期推送微黨課、黨史紀錄片等學習內容,讓黨員隨時隨地接受教育。
注重紅色陣地黨性教育作用。各黨支部組織黨員赴徂徠山革命教育基地、泰安主題黨日活動中心、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等開展現場教學活動,重溫入黨誓詞,傳承紅色基因。黨員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對提高黨員意識,提升黨性修養,加強擔當作為,匯聚干事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管理方式規范化,把好入口關。一方面,拓寬入黨積極分子來源,建立入黨申請人、積極分子信息庫,形成充足的梯次人才儲備。在非公企業,實行把骨干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雙向培養”模式,為發展黨員提供“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各基層黨支部嚴把發展黨員程序,把思想覺悟高、服務意識強、活動參與積極的群眾逐步吸納到黨組織中來,保證黨員隊伍的質量。
設立示范崗。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引導黨員參與志愿服務,依托財源城市基層黨建聯合體,組織黨員志愿者進行全國衛生、文明城市創建、健康義診、助學圓夢等志愿服務活動。55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服務群眾超過2萬人次,形成了黨員服務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局面。
實行積分制。深入推進黨員量化積分管理,結合崗位職責、自身特點和群眾需求,落實各領域黨員《積分辦法》,評定為四星級及以上黨員,在評先評優、組織推薦中優先考慮;二星級及以下黨員,黨組織關系轉入黨性教育支部,接受轉化提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