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推行“黨建+勞務合作社”社員腰包鼓起來(黨建+合作社+農戶)
來源:聊城新聞網
聊城新聞網訊(記者 顧楊洋 通訊員 徐道泉 商賀)“我歲數大了,沒啥技術,不好找工作,現在有支部領辦的勞務合作社當后盾,一天能掙120多塊錢。”在陽谷縣劉鋪新居工地上,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村民高希平講到自己正在做的工作,臉上洋溢著笑容。
高希平口中的合作社是陽谷縣明起勞務華合作社,像這樣由基層黨委倡導、村級黨組織領辦、把農村閑散勞動力組織起來就業增收的勞務合作社建設已在陽谷全縣鋪開。面對閑置勞力就業難、用人單位招工難、農村農民增收難這些問題,陽谷縣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探索推行“黨建 勞務合作社”模式,有效促進了群眾增收、社企發展、組織建強,形成了“三贏”局面。
在推進勞務合作社建設運營過程中,陽谷縣縣委統一部署,縣委組織部和縣人社局合力牽頭,成立了由兩名縣委常委分別擔任主任與副主任,組織、人社、財政、農業農村、行政審批等10個縣直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黨建 勞務合作社”工作專班。今年6月和9月,該工作專班先后組織召開專題部署會、現場推進會。陽谷縣縣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指導,壓實責任,推動黨旗下的“紅色勞務合作社”順利建設見效。
規范制度,多方扶持。制定印發了關于支持和促進“黨建 勞務合作社”發展的實施意見,樹立“黨建引領、政府助力、能人帶頭、社企協作”總體思路,明確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規范勞務合作社的設立、管理、服務、收入分配等行為。并從技能培訓補貼、購買保險補貼、吸納貧困勞力入社補貼等6個方面給予扶持鼓勵,對規范建設并注冊勞務合作社的發放啟動資金1萬元,并把相關工作情況納入全縣改革發展考核內容,促進了勞務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示范帶動,由點而面。通過確立試點先行,堅持支部領頭辦社、黨員帶頭入社、適宜場所建社、鄉村“能人”興社,成功建成了“明起”“先運”“谷姐”3個試點勞務合作社并取得明顯運行成效,通過媒體宣傳、現場觀摩、培訓交流等方式,為其宣傳推廣做法經驗。今年10月,“潤達”“海潤”等勞務合作社相繼成立。截至年底,縣18個鄉鎮(街道)將按照有營業執照、有活動場所等“六有”標準,分別至少建設一處勞務合作社,2021年每個鎮街將至少打造一處縣級示范勞務合作社,并實行示范勞務合作社年度認定制,認定通過的給予最低1萬元一次性獎勵。
“跟著合作社干活,既不影響接送孩子,也不耽誤家里的農活,還能掙到不少錢,俺這小康的日子就要到了!”安樂鎮劉鋪村村民張樂英高興地說。在陽谷縣已經成立運行的勞務合作社中,困難和50歲以上大齡勞動力占到50%以上,合作社的服務范圍拓展到勞務咨詢、農業生產、企業務工、項目施工、綠化管護、道路養護、衛生保潔等多個方面,社員月均增收2000元左右,多的可達三、四千元,同時帶動了村集體經濟收益相應增加,提高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讓脫貧攻堅成果、助力企業和地方發展進一步鞏固,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