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在兩同”建新功」崇川永興街道:黨建引領提質增效,繪就城市文明底色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開展以來,南通市崇川區永興街道迅速響應,引領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踐初心,一線行動做表率。將“兩在兩同”建新功與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專項提升行動緊密結合,全面行動、全員參與、全域推進,打造黨建與文明城市長效管理交匯融合、雙向提升的良好格局,繪就城市文明底色,為文明長效工作提供強勁動能和有力保障。
“實”字當先,機制引領促落實
街道黨工委將“實”字放在第一位,以建立高效暢通的工作機制為“先手棋”和“切入點”,深化思路、細化舉措,通過“一網一單一報一查”的“四個一”機制,全面壓實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工作責任。織密一張“工作網”,社區網格長、網格員包干轄區22個居民小區,50余名街道機關干部分片包干重點路段,形成小區有網格、路段有“路長”的有力格局。落實一張“責任單”,將長效管理專項提升行動工作歸納為十大類53項列入一張清單,讓黨員干部練好文明長效“基本功”。形成一張“專報”,統籌協調形成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專報,匯總長效管理中的“疑難雜癥”,找準方法“望聞問切”、集中力量“對癥下藥”。開展一次“巡查”,由街道黨政領導帶頭對交辦問題進行“回頭看”,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務實作風確保創文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干”字為本,黨員干部齊上陣
街道第一時間吹響文明長效“集結號”,組建起一支黨員干部“突擊隊”,在第一線站好“文明前哨”。用腳步丈量永興、用細致摸清現狀、用實干解決問題。由290名街居干部組成的“機動小組”,緊扣居民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重點點位,實地調查、發現問題、迅速整改,現已通過實地巡查整改各類問題500余個。聚焦長效,逐步形成“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聯動工作格局。窯墩壩社區出現愛心路道路破損、惠工路公交不銹鋼指示牌折彎的情況,街道及時吹響“應急哨”,聞令而動、迅速報到,通過查看現場并聯系施工單位進行修補,扶正公交指示牌等,有效解決長效管理難題,獲得群眾稱贊。督促沿街商鋪、單位落實“門前三包”,全力整治鋪面延伸、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情況。截止目前,轄區“門前三包”責任狀已簽訂800余戶,力爭簽訂率達100%,規范店外經營400余起,清理張貼涂寫500余處,做到清理一批、覆蓋一批、處罰一批、規范一批。社區黨委對小區內主次干道、圍墻、欄桿、休閑座椅進行全面清理,設立緊急“紅色熱線”,24小時接聽群眾來電,共同營造衛生整潔、環境優美的居住環境。街居干部開展集中入戶走訪宣傳,推進源頭治理,鼓勵轄區居民積極支持和參與文明長效管理工作,宣傳文明新風,倡議居民群眾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共建文明家園。
“新”字為要,長效治理提內涵
借助“理論巴士站”“紅風鈴”等書記項目,開發“聆聽月臺”“民情播報站”等站點,涌現出“民情責任田”“黨建引領1+N”等一批好的長效管理機制,形成黨員、網格、物業齊上陣的紅色先鋒隊,不斷擴大黨員群眾“服務半徑”,探索長效治理新模式。通過黨員理事進百家門、訪百家情,開展“我們聽您說”“我們這么說”等行動,完成“樓道百日煥新”工程,解決外來車輛亂停放問題623件。積極探索“黨建+網格”基層治理新模式,堅持網格長、網格員全覆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機制,今年以來開展網格文明養犬、防詐反詐等活動宣傳累計60000余人次。物業黨支部創設“紅領微課堂”品牌,開展“樓道隱患實景課堂”“文明安全大家講”“紅色活動進家庭”等活動196場次,“紅領微課堂”獲得全市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示范點。“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開展以來,永興街道逐步形成“黨建引領、網格覆蓋、物業協助、居民參與”的良性格局,讓文明理念厚植居民心中,以社區“小氣候”溫潤社會“大環境”。(朱佳雙)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