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黨建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
近日,山東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速推進核石墨球項目,該項目是推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在山東省落地轉化的重要嘗試,項目建成后將實現核石墨球的國產化生產,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卡脖子”問題。“把紅色基因融入企業發展血脈,創新開展‘三培養、三帶動、四融合’工作法,讓每一個班組在黨旗引領下,拿下一個個項目,創造一個個成果,跑出發展加速度”。說起成功的“秘訣”,山東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徐金城意猶未盡。
非公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園區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產業集聚發展的主要載體。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抓好園區黨建工作,緊緊圍繞提升兩新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深化實施兩新組織黨建“紅帆領航”行動,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推進園區發展的有效途徑,全面激發園區活力,實現園區黨建與園區發展互促共進,成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力量。
強化要素保障
筑牢園區黨建“主陣地”
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有效運轉,離不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近年來,我市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按照市委關于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以開發區體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園區黨建工作。2019年10月,市委就下發了《濟寧市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試點方案》,專門明確設立園區黨工委組織部,組織部長由黨工委委員兼任。目前,省級以上園區全部配齊組織部部長、副部長,并擇優選拔熟悉黨務工作和園區工作的人員專職從事園區黨建工作。
在組織架構上,根據地域分布(一區多園)、產業類別或非公企業集聚等情況,將園區科學合理地劃分為不同片區,成立片區黨組織,構建起“園區黨工委→黨工委組織部(園區綜合黨委)→片區黨組織→企業黨支部”的組織構架,實現了對園區內所有企業黨的工作、組織全覆蓋。鄒城經開區立足“一區三園”空間格局,建立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并安排龍頭企業黨組織負責人擔任3個產業園黨委委員,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
在經費保障上,市里從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中,給每個省級以上園區列支10萬元工作經費,明確用途,指導管好用好。各縣(市、區)均設立專項經費用于園區黨建工作,為每個園區兩新組織黨組織撥付黨建工作經費3000元,采取稅前列支、黨費返還、財政補助、劃撥黨員教育培訓專項經費等方式加強園區黨建工作經費保障。
在場所保障上,立足園區黨建實際需求,通過整合資源、企業自籌、財政經費支持等方式,按照務實管用、共建共享的要求,推進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讓區域內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擁有活動交流的紅色港灣。梁山縣以“心中有黨旗、服務零距離”為宗旨,建設5000㎡的園區黨群服務中心,構建“一廳一區一平臺”黨建陣地。太白湖新區突出“融合、發展”理念,打造“六心”立體化“兩新”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助推惠企政策宣傳集中化、政企溝通協調便利化、行政商務辦公高效化。同時,在規模較大的園區企業中,建設高標準黨群活動室,為黨組織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提供保障;在具備條件的園區企業,建設“紅帆驛站”,為企業員工提供工作、生活服務。
截至目前,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建成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68處,集中為園區企業提供服務,真正實現黨建工作有人抓、有錢抓、有陣地抓。
提升“兩個覆蓋”
織密園區黨建“組織網”
“我們企業規模小、黨員少,想開展活動但是缺乏思路和載體,自從成立了創業園聯合黨支部,把我們入園企業黨員聚集起來,統一管理。”濟寧高新區軟件園內企業豆神動漫有限公司經理趙立軍這樣說。濟寧高新區軟件園入園企業主要是以軟件信息、文化創意、“互聯網 ”為主的中小微企業,為加強園區黨建工作,濟寧高新區按照片區設立聯合黨支部對小微企業進行兜底管理,每周五晚上,在軟件園三樓黨員活動室,園區內的青年黨員們聚在一起交流思想、暢談理想。
近年來,我市把抓好園區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作為基礎工作,在組織設置上堅持分類指導,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宜單獨組建就單獨組建,宜聯合組建就聯合組建、宜劃片建的就劃片組建,多種模式推動有形覆蓋與有效覆蓋相統一。
市委組織部定期組織集中摸底調查,完善《非公有制企業法人單位黨建工作臺賬》,掌握非公企業和黨組織底數。各縣(市、區)依托園區綜合黨委,建立所在園區企業黨建工作臺賬,動態掌握企業職工人數、黨員分布、運轉情況等,做到了經營運行情況清、出資人(負責人)情況清、職工隊伍情況清、黨員隊伍情況清、建立黨組織情況清、黨組織工作情況清等“六清”,為“建組織、擴覆蓋”提供了扎實的數據支撐。
在優化組織設置上,始終把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擺在優先位置,凡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企業,全部單獨建立黨組織,做到應建必建。對暫不具備單獨組建條件的非公企業,按照行業相近、區域相鄰、就近就便的原則, 建立片區黨組織。對沒有黨員的企業,由所在園區綜合黨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組建群團組織等方式,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截至目前,全市園區共有企業1015家,已建立黨組織791個,覆蓋企業1015家,黨組織覆蓋率達100%。
建強“三支隊伍” 提升園區企業“牽引力”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向黨學智慧,把黨建工作作為企業克服困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找準黨建工作與企業日常運營、業務發展和內部管理的融合點,將黨建工作目標與經營工作任務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7月15日,山東天意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正在召開一場別開生面的集中研討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展著點題式、互動式、辯論式的主題黨日“微討論”。像這樣的研討活動,在天意機械已經堅持了兩年,在“紅帆”黨建指導員的幫助下建立起“微討論”制度,通過“黨員輪流講”“問題集中解”“有問必有答”等方式,組織黨員開展學習討論、輪流講課,提升黨員綜合素質。
企業發展有活力,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有力支撐,由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企業黨員構成的“三支隊伍”,已經成為我市非公企業黨建的主力軍,黨建工作指導員更是成為園區非公企業的“貼心人”。與天意機械一樣,全市共有1476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在各非公企業黨組織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助力園區發展。
為此,市里專門制定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紅帆”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管理辦法》,在市、縣兩級建立黨務工作人才庫,擇優選派“紅帆”黨建工作指導員,以黨務干部姓名命名“XX紅帆黨建工作室”,對園區以及同行業或同一產業鏈開展組團式指導。各地也在探索中創新管理制度,曲阜市和嘉祥縣分別開展“紅帆能手”和“紅帆領航員”評選活動,出臺評選管理辦法,科學劃分等級,按照初級、中級、高級序列進行評選,對評選出的“紅帆能手”“紅帆領航員”由財政發放“紅領津貼”。魚臺縣實施“紅星津貼”制度,出臺《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紅星津貼”保障辦法》,根據每季度黨建巡查任務落實情況,對各基層黨組織星級進行動態化調整,“紅星津貼”依據星級實行差異化發放,調動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爭先創優積極性。汶上縣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從經發、招商、應急等部門擇優選派36名企業“紅色管家”,精準把脈企業痛點難點,精準對接相關部門,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黨務干部隊伍建設日益成為園區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懂經營、會管理、善協調,熱愛黨務工作和熟悉群眾工作的標準,選優配強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提升了黨組織在企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實施園區黨員優先發展計劃,認真落實好發展黨員計劃單列、招聘黨員職工等措施,今年市里拿出全市兩新組織發展黨員指標的80%向園區傾斜,不斷壯大園區黨員隊伍,一名名新黨員的加入,為園區黨組織注入新生力量。
黨務工作者隊伍進一步壯大、素質進一步提升。我市將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以及企業黨員培訓,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分層管理、分級培訓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和企業黨員,舉辦“百千萬提升工程”省級、市級培育對象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組織部分園區黨務工作者到福建、浙江等地考察學習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到井岡山、延安等地開展黨性鍛煉教育,努力提升素質能力,引領企業發展。
產業深度融合 點燃園區發展“紅色引擎”
“產業鏈黨建聯盟的成立,好像是一家人一樣,聯盟開展的活動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拉進企業之間的親近感,非常有好處。以前想要了解什么政策,從網上或者跑到各個科局,現在人家主動到我們企業來,每個月至少有一場”。山東濟礦民生煤化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方峰與筆者交流說。據了解,金鄉縣成立煤基新材料產業鏈黨建聯盟以來,通過開通“紅鏈直通車”熱線,出臺“黨建惠企·金鄉暖心”專項服務政策,組織聯建單位深入企業項目一線,開展服務活動,幫助企業發展。濟礦民生也通過黨建聯盟的平臺申請到了2200萬元項目補助資金,幫助企業節能環保項目順利推進,也更有力地堅定了企業從傳統制造業到高端煤化工產業轉型的信心。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探索加強產業鏈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綜合考慮企業屬性、產業類別,科學劃定區域、產業鏈條,按照“一鏈條一聯盟”原則,全力推進“產業鏈黨建聯盟”建設。產業鏈黨建聯盟負責人實行聯盟成員單位“輪值書記”制,一般由省級、市級培育對象黨組織書記擔任首任“輪值書記”,通過定期舉辦黨建聯盟企業合作交流會,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為聯盟企業和產業鏈發展出謀劃策,解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難、合作難等問題。
強化黨建引領,發揮組織優勢,引導鏈上企業“組織共建、事務共商、資源共享、發展共促、品牌共創”,推動鏈上企業難點問題有效解決。魚臺縣建立鹽化工聯盟成員企業發布需求清單、可向其他聯盟成員企業提供的資源清單、各聯建單位制定政策清單三張清單制度,聯盟成員企業已發布服務需求清單17條,資源清單21條,各聯建單位制定政策清單66條。泗水縣依托泉鄉“蓄水池”計劃,建立健康食品產業鏈科研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2個人才庫,以“企業家下午茶”品牌活動為抓手,為聯盟成員企業提供服務,做到“哪有需要往哪去”。目前,全市已成立魚臺縣鹽化工、金鄉縣煤基新材料、泗水食品產業、曲阜新一代信息技術、鄒城市高端化工等11個產業鏈黨建聯盟。
與黨建強企同頻共振,只有充分整合園區黨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企業黨員等各方力量,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產業發展融合互促,才能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真正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激活企業發展動能。我市連續3年開展“雙強六好”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評選,認真實施好兩新組織黨建“百千萬提升工程”,并將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示范帶動作用突出的兩新組織黨建案例總結提煉并匯集成冊,編印了《濟寧市兩新組織黨建案例選編》《濟寧市兩新組織黨建百佳示范地圖》,為全市兩新組織黨組織提供可學習、可借鑒的經驗做法。
通過建成濟寧市非公企業黨建實訓基地、社會組織黨建實訓基地,命名32個第一批濟寧市兩新組織現場教學實訓點,示范帶動園區黨建工作整體水平提升,先后培樹了中煤集團“匠心向黨”、神力索具“黨建六結合”、天虹科技“1234”融合黨建等一批園區黨建品牌,一家家非公企業結合自身特色,總結出一個個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點帶面,整體提升園區黨建工作水平,促進園區發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如今,在濟寧園區版圖上,紅色區域日益擴大,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飄揚在園區企業,黨組織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園區黨建顯示出蓬勃生機和獨特魅力,園區非公企業已成為濟寧加快轉型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通訊員 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