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鎮新興社區社工室: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四步走” 破解小區社會化管理后的治理難題
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小區社會化管理后,大多企業小區因基礎設施老舊,規模偏小,居民觀念等原因導致管理成本較高,物業不愿入駐。華怡苑小區物業服務由小區一位居民暫時代管,服務水平較低,基礎設施維護不及時,以及水、電、暖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
今年以來,我社區秉承“孺子牛”勤奮、實干、奉獻的精神,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提前進行介入,進行統籌協調,深入居民,多方了解,選用有群眾威望且顧大局的人,重組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目前華怡苑小區已經新選舉了居民信的過的業主委員會班子,同時也引進了新的物業,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分為以下四步:
第一步: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組織基礎
一是強化小區黨支部引領作用。社區從政治素質優、服務意識強、群眾威信高的離退休干部和復轉軍人黨員中物色了小區黨支部書記、委員候選人,隨后將正式進行選舉。他們在小區的建設方面已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區有了黨支部,群眾就有了“主心骨”。一方面,在小區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發展、破解難題、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小區黨支部對小區物業和業委會的履職有監督的作用。最后,逐步將小區內各種自治組織、群眾組織納入黨組織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
二是嚴把業主委員會用人關。成立一個代表全體業主根本利益,有熱情且愿為小區積極工作、無償奉獻的業委會是很難得的,在選舉業委會成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業委會可以吸納廣大業主對小區建設的意見,對小區進行宜居建設,如提倡社區公益活動,對公共設施使用過程中不便利進行建議和及時的改造,有利于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在業委會選舉前,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提前進行介入,進行統籌協調,重點要把握好“候選人”的推選和審議關,鼓勵業主黨員進行自薦或推選,鼓勵社區干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交叉任職”。引導那些有參與管理經驗優勢、熱心公益事業、公正廉潔,能夠模范遵守物業管理規章制度,有一定工作能力的黨員成為業委會的候選人,確保黨員在業委會成員的比例,黨員最大限度地參與業主委員會,會杜絕社會維穩等方面的隱患。
第二步:思想觀念正向引導,引入物業公司入駐
華怡苑小區總共12棟樓,每棟4層,為磚混樓梯房。共有居民264戶,為農場社會化管理后移交的小區。常住居民多為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農場長期低收費或不收費為居民提供各項服務,截止目前農場供水也是免費,居民普遍認為免費服務是應該的,收費反而不合理,所以導致物業進駐收費難,很多物業公司不愿進駐。社區、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等各方通過多種形式,比如微信群、抖音、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宣傳物業法、物業服務收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從思想觀念上改變居民的免費思想。
居民思想的轉變為物業公司的入駐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改變了物業公司不愿入駐的局面。在社區、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和居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有3家有資質的物業公司前來競聘物業服務。最終選擇了一家收費合理、服務口碑好的物業公司成功入駐小區。
第三步:立足服務居民,多方力量參與
社區黨支部帶領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黨員干部和熱心居民積極開展各項服務工作。
一是提升小區基礎設施。在華怡苑小區安裝社區直飲水站,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飲水;為華怡苑小區門口安裝攝像頭;對小區欄桿進行刷漆;放置了分類垃圾箱等。
二是小區成立環境衛生整治專項小組,由小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和物業負責人為副組長,小區黨員干部和保潔員分片包抓,引導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定點投放,同時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10余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環保意識。
三是通過開展黨員“亮身份、做表率、當先鋒”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吸引了許多有責任擔當、有干事熱情、有奉獻精神的黨員和群眾,積極開展為老志愿服務活動。成立了五支為老志愿服務組織每月定期開展為老志愿服務活動,主動為社區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送去溫暖,關心他們的生活,使他們感受到小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第四步:小區網格全覆蓋,實現治理長效機制
小區網格員是小區黨支部和業主委員會得重要補充力量,是小區政策宣傳的“小喇叭”,同時也是民情民意的收集者。在輿論正面導向、政策落實和收集居民需求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區網格員作為服務居民的“神經末梢”,每周堅持入戶探訪至少2次,全面巡查,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網格員能處理的問題及時化解,不能處理的,交由小區黨支部,由小區黨支部召集業主委員會、物業、共駐共建單位、社區社會組織,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共同溝通會商,對問題進行研判、定位,最后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問題解決后,做好回頭看,回頭訪,全面檢驗問題的解決情況,實現社區居民安居樂業,為宜居宜業、和諧穩定交上一份滿意的居民答卷。 (通訊員 王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