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召開本科人才培養工作會議(南昌航空大學人才引進公示)
為全面總結學校近三年來人才培養工作的經驗,指出存在問題與不足,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6月20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學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召開本科人才培養工作會議。全體在家校領導出席,黨政管理和教輔與業務機構處級干部,各學院(含工訓中心)黨政主要負責人,各學院本科教學和學生工作分管領導,各學院團委書記和學工辦主任,系(部、實驗中心)主任(含主持工作副主任)及各學院教師代表參加,會議由黨委副書記羅旭彪主持。
會上,副校長熊震宇對2021年度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持續改進,堅持思想引領、強化“學思想”在南航的效果,加強學業指導、夯實“學知識”在南航的基礎,推進行為養成、營造“學做人”在南航的氛圍,做好典型示范、強化“學干事”在南航的引導,優化管理服務、提升“學在南航”的工作基礎,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更多扎實的資源供給和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唱響“學在南航”育人品牌。
副校長郭正華對學校“十三五”以來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簡要回顧,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學校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和主要挑戰的分析,提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強調要通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守牢意識形態教育主陣地,落實教育部審核評估要求、不斷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政策傾斜和資源投入、鞏固本科教學中心地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新時代本科教學體系,壓縮本科專業總量、優化調整專業結構,貫徹OBE理念、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實行分層分類培養、探索多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抓好高質量課程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激發系部辦學活力,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和考核體系,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堅強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確保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等舉措,努力培養“重德育、厚基礎、強實踐、能創新、有潛質”的新時代南航特質本科人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辛泳、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陳素華、軟件學院軟件工程系系主任樊鑫,分別從工作實際出發就本科人才培養工作作經驗交流發言。
羅旭彪宣讀了省教學成果獎、校第二屆教學創新大賽、校2022年教師教學競賽暨“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等表彰決定,肯定他們在教學一線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作出的貢獻。
校長盧超對學校過去在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本科教學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對如何謀劃新時期學校本科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點意見:
一是要在培育時代新人的光榮使命中做“大先生”。身為教師,首先要修身立德,堅定理想信念,涵養高尚品德,厚植教育情懷,做到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其次要提升能力,不僅要有真本事,還要研究真問題,做到教書育人、教學相長;最后,要明確面向,廣泛地融入到江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航空事業當中,從科技創新、社會治理、文化提升等各個角度進行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學校服務江西、服務航空國防的能力和貢獻度。
二是要以人才培養、質量貢獻為導向,優化學校教育評價體系。
首先要厘清學科、專業、課程、教師、學生這五者之間的關系,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自《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頒布以來,我們在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方面積極行動,努力構建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富有時代特征的教育評價制度與機制。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強化本科教學中心地位,引導和激勵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千方百計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三是要以課程建設為本科人才培養工作核心,構建具有南航特色和品質的卓越課程體系。首先要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航空產業需求為支撐,打造好學校的專業體系和課程體系;二是要以產出為導向,推動開展課程的深層次沉淀與變革;最后要做好通識教育,提升學生包括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在內的綜合素養和技能,增強學生競爭力和發展潛質。
盧超強調,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高校的根和本。學校正處于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關鍵時期,面對的發展任務之重、機遇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全體教師更應用大情懷、大品格、大智慧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在立德樹人中推動學校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唱響“學在南航”品牌,培養具有“重德育、厚基礎、強實踐、能創新、有潛質”這一南航特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委書記羅嗣海在總結講話中首先明確了此次會議召開的目的:一是認清形勢,統一思想,營造本科人才培養的濃厚氛圍;二是總結經驗,找準差距,明確本科人才培養的努力方向;三是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確保本科人才培養的有力保障。羅嗣海指出,本次會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希望通過會議的召開,全校本科人才培養工作主旋律更強勁、主攻方向更明確、支持落實更到位,從而產生格局性的變化。
為更好地貫徹會議精神,進一步提升學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羅嗣海提出了五點要求:
一是必須牢記初心使命。所有教職工應時刻牢記三個核心問題:學校因為學生而存在,學生為一生的準備而上學;大學的五大職能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第一職能;教書是教師的第一職責,服務是機關的第一要求,育人是教職工的共同使命。
二是必須清醒認識形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對高質量的人才需求前所未有;需求變化、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及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讓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三是必須優化頂層設計。要在總結經驗中、在把握遵循中、在緊跟時代中、在精準定位中、在找到路徑中完善頂層設計。學校的人才培養不能滿足于日常運轉、疲于應付,要以有靈魂的教育、管理、服務來培養有靈魂的學生。
四是必須強化全面保障。在人才培養工作上,學校首先要在理念上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同時在工作上優先安排、在組織上優先完善、在資源上優先配置、在經費上優行投入、在政策上優先傾斜、在人力上全員參與、在服務上優先保障。
羅嗣海強調,人才是學校、江西,以及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作為人才的培養者,我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希望全體教職工牢記使命育人才,堅守初心勇擔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六個江西”的全面建設、為江西高等教育的突圍、為更加美好的南昌航空大學不懈奮斗。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