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公共收益由誰來管?合肥市再次明確(小區公共收益由誰來管-合肥市再次明確管理)
合肥住宅小區公共收益收支監管將加強。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14日從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獲悉,該市將推行住宅小區業委會與社居委設立公共收益共管賬戶。
據了解,日前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三類典型”培育工作的通知》,將重點關注住宅小區“三位一體”議事協調機制的有效運作、業委會規范化建設和物業企業優質服務三個方面,作為黨建引領合肥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內容,規范住宅小區業主自治管理,提升物業企業服務水平。
根據文件,合肥市將積極建立和完善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住宅小區議事協調機制,結合社區網格化管理,在住宅小區建立黨支部,在樓棟建立黨小組,在小區建立黨員驛站、黨群服務站等平臺,以此為載體打通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住宅小區牽涉千家萬戶日常生活,合肥市將完善議事規則和工作流程,由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召集,每兩個月至少召開一次議事會議,組織居委會成員、業委會成員和物業服務企業中項目負責人共同參加,討論研究提升物業管理的服務質量,對居民反映的合理訴求及時給與解釋和答復,協調解決住宅小區黨建和綜合治理有關問題等。
今后,合肥市將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業委會組建(換屆)中的主導作用,靠前把關,審核業委會候選人資格,新組建(換屆)的業委會中黨員比例不得低于50%,全面推行居委會、業委會成員雙向兼職、“交叉任職”。督促業委會嚴格按照《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履行職責,對涉及廣大業主利益的問題必須提請業主大會表決,確保業委會在履職過程中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在業主普遍關心的小區事務中,公共收益的收支一直是焦點問題之一,收支賬目是否合法、合規,是小區公共事務的重要部分,也牽涉住宅小區業主的合法權益。合肥市明確,住宅小區業委會應建立公共收益使用及工作經費收支公示制度,推行業委會和社居委設立公共收益共管賬戶,加強對公共收益收支監管。
住宅小區在決策重大事項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做出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決定,業主大會決定重新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業委會應先行向街道(鄉鎮)報告并按業主大會決定的招標方式選聘,選聘結果和物業服務合同必須公示,接受業主查詢和監督。業委會還應向業主大會、社區黨組織書面報告年度工作,業委會主任應向社區黨組織述職。
在物業管理方面,合肥市將推行物業服務企業黨員法人和黨組織負責人“一肩挑”等黨建措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在筑牢基礎物業服務的同時,合肥市將推動物業管理從傳統行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滿足居民在家政、養老、娛樂、護理等方面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提高物業服務產品附加值。
按照規劃,今年合肥廬陽、蜀山、包河、瑤海市四個主城區,將按照住宅小區“三位一體”議事協調機制,培育有效運作典型不少于6個,業委會規范化建設典型不少于4個,物業企業優質服務典型不少于8個,各縣(市)和開發區減半執行。同時,要求各縣(市)區要以住宅小區為載體,在年底前著力創建2~3個能夠綜合反映培育成效“三類合一”的典型示范點。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