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觀察 – 小金縣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達維玫瑰香飄新橋鄉(小金縣達維鎮)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杜杰 阿壩觀察 王鑫
“冬天雪大要壓斷枝條,趕在下大雪之前修剪好,能保證玫瑰來年生長的養分。”11月23日,小金縣新橋鄉共和村,70歲的玫瑰種植戶田銀玖把自家地里的玫瑰枝條做了修剪。作為全縣第一批玫瑰種植戶,6畝地的玫瑰已經成為他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今年就收入了6萬元。”
玫瑰產業是小金縣的主導產業之一,全縣有13個鎮、46個村種植玫瑰花。有趣的是,玫瑰產業發源于距離新橋鄉40多公里外的達維鎮,但種植玫瑰最多的卻是新橋。與此相似的是,新橋鄉是小金縣“4218”牦牛養殖模式的發源地,40公里外的結斯鄉卻發展成為該縣重要的架子牛培育地。
不同的鄉鎮有各自資源優勢,同時也被各種短板限制發展,如何打破瓶頸形成發展合力?新橋鄉、結斯鄉、達維鎮深挖各自優勢,探索兩鄉一鎮“黨建互促、產業互聯”機制,積極構建“黨建引領、發展共促、區域共進”黨建工作格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小金縣探索出的黨建工作新模式。
“我們聚焦產業發展實際,發揮黨員在技術引帶、產品質量把控、服務標準規范、市場推廣拓展等重點難題攻堅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新橋鄉是兩鄉一鎮黨建模式的牽頭鄉鎮,該鄉組織委員孫小琴介紹,目前新橋已牽頭成立玫瑰精細化種植、“4218”牦牛標準化養殖、特色民宿聯盟、鄉村治理四個功能性黨小組,讓“單聊”走向“群聊”。
達維鎮達維村村民憲志強今年就“吃”到了旅游紅利。“我的民宿今年開業,一共有18個房間,勞動節、國慶節都是滿房,周末游客也多。”憲志強說,目前已經收入了40萬元。更讓他高興的是,他的民宿還被評為了兩鄉一鎮“黨建互促 產業互聯”民宿示范點。
“現在我們達維鎮特色民宿發展呈現出落地‘開花’的勢頭。”達維鎮黨委副書記鄭娟介紹,前幾天,鎮上首家戶外主題民宿正式營業,該鎮夾金村也在積極招商引資計劃打造紅色民宿,該鎮冒水村投資800萬元的玫瑰梯田民宿也在推進建設,“游客需求‘溢出’時,我們就會推薦游客到結斯鄉入住。”
按照“兩鄉一鎮”黨建互促產業互聯工作要求,新橋鄉依托技術和資源優勢,在結斯鄉向花村流轉6萬余畝草場,由村集體投資寄養牦牛1000頭,并為向花村提供種牛,用于改善當地牦牛品種。兩項合作為向花村帶來50余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向花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王益君說,去年與新橋鄉結對共建牦牛放牧育種補飼基地以來,向花村的牦牛集體經濟已經扭虧為盈。
“通過‘黨建互促、產業互聯’,兩鄉一鎮的村民各有收獲,這也得益于機制上的保障。”小金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該縣充分發揮黨建聯建和功能性黨小組作用,建立健全兩鄉一鎮“黨建互促、產業互聯”聯席會議機制,組建了聯席會議小組,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議定重要事項、解決重要問題等,進一步推動產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