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項計劃”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以黨建的高質量推動教育的高質量)
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切入點,以深化育人品牌為發力點,以“黨建 美育”為關鍵點,聚焦“五項計劃”,打造黨建引領、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品牌創建和社會服務“六維融合”一體化發展模式,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院教育教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著力推進“領航”計劃 筑牢思想根基
學院黨委深入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同時,積極培育黨建研究課題項目,推進黨建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不斷推進理論學習走深走實。兩年來,學院師生獲省級黨建課題立項1項,校級立項5項,黨建論文和案例獲得省級獎項4項、校級獎項8項,主題黨課獲得省級獎項1項。
聚力開展“優青”計劃 激發人才潛能
學院多措并舉打造青年教師生力軍,匯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磅礴力量。做好對青年教師的政治引領,培養學術骨干和青年教師,依托“青年教師引航工作站”,以理想信念凝聚優秀人才,探索新時代青年教師培養創新路徑;實施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計劃,劃撥專項資金,搭建教研科研平臺,強化有組織科研,形成高素質后備人才梯隊;鼓勵青年教師到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進行訪學,并加大國際學術交流支持力度,鼓勵青年教師出國研修。
全力深化“提質”計劃 凝聚發展合力
學院以黨建“雙創”為抓手,以推進黨的建設與學科建設一體化為主線,助推學院發展提質增效。以“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為契機,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形成上下聯動、層層帶動的黨建品牌矩陣,引導支部活動與課程思政、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黨建引領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的正確方向。2023年學院黨委獲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以及?!包h建工作標桿二級黨組織”培育單位。
學院構建“以課程思政為價值引領、藝術思政為融入方式、網絡思政為新載體、日常思政為主陣地”育人新格局。學院課程思政建設100%覆蓋,強化課程思政的藝術育人功能,積極打造藝術思政“金課”,建設省級一流課程1門、校級思政精品示范課程3門。兩年來,學生在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廣東省師范生技能大賽、廣東省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榮獲獎項50余項。
發力創新“浸潤”計劃 打造育人品牌
緊密結合專業特色,學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藝術實踐、美育浸潤”四維協同的“黨建 育人”新路徑,打造特色工作品牌——“音舞浸潤”計劃。“新聲”音樂會通過藝術思政課堂,著力實現思政育人、示范引領與協同育人;學院新空合唱團深情演繹的《海闊天空》《再見》等曲目被主流媒體轉發和報道;學院參與舉辦的“致青春 創未來”夏至歌會面向全國直播,近40萬人次全程觀看直播。
學院推動美育浸潤工作從校內向校外延伸,以品牌效應促進文化傳播和價值傳遞,為營造校園藝術文化氛圍、服務地方基礎教育和藝術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奮力落實“傳承”計劃 彰顯責任擔當
學院將傳承紅色基因與弘揚非遺文化深度融合,激勵青年在火熱實踐中書寫青春答卷,勇擔強國使命。深入挖掘校內外紅色資源,對接教育實踐體驗基地,以“行走的思政課”“舞臺上的思政課”等引領青年學子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音樂黨史專題黨課、“一首紅歌一堂黨課——紅歌進課堂”“革命經典歌曲傳唱”等活動,唱響百年輝煌,弘揚紅色精神。同時,學院獲批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雷劇表演藝術人才培訓》,積極推動非遺文化雷劇音樂的傳承與創新;圍繞鄉村振興開展基礎教育美育幫扶、助力紅色非遺文化傳承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地方文化,強化知行合一,彰顯青年學子的闖勁、銳氣和擔當。
(鄭曉輝 孫建華 徐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