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三化”提升年】融水縣:黨建引領“火塘夜話”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5月23日晚8點,融水苗族自治縣的江門苗寨,雨后的初夏,山間的氣溫還是有些微涼,黨的二十大代表、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寧推開了村民梁櫻林家虛掩的廚房門,十幾個婦女正圍著火塘打著油茶聊著天,好一幅感情火熱、其樂融融的“火塘夜話”圖。幾個婦女們看到楊寧進來,立即拉著她坐了下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油茶就送到了手上。
“今年的產業發展,大家有什么想法……”一碗油茶下肚,楊寧開始打開了話匣子。“高山泉水西瓜我還想繼續種,今年計劃再多種兩畝。”“我家今年種的三畝百香果長勢不錯,豐收在望,書記你幫我們找銷路哦。”婦女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楊寧從口袋里掏出小本子,一句句記錄著。夜色在慢慢變深,氣溫在漸漸變低,但婦女們的熱情似乎在持續升高。
這是該縣黨建引領“火塘夜話”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生動實踐。
據悉,該縣順應山區民族群眾白天需要干活養家,晚上喜歡圍坐在火塘旁邊烤火、聊天、打油茶的生活習慣,組織黨員干部利用晚上時間深入村屯,與群眾一起坐在火塘旁邊聊家常、議發展、宣政策,在溫暖而融洽的氛圍中推進工作,提升黨在基層治理水平。
一是繁忙工作之余參與“火塘閑聊”活動,在傾聽“家長里短”中察民情、解民憂。鄉村工作不是特別繁忙時候,結合“包村分片”工作機制,以兩到三名黨員干部為一組,采取“老帶新”的形式結伴而行,隨身帶著小本子深入村屯,隨機到群眾喜歡聚集的村民家中,在與群眾一起圍坐在火塘旁邊烤火取暖、打油茶中拉近黨群關系,在輕松愉快的聊天問答中傾聽群眾的家長里短、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解答群眾的政策疑問、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遇到一些無法現場解答、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就用小本子記錄下來,統一整理后及時向上級部門了解清楚后再向群眾解答,或者向相關職能部門反饋爭取盡快解決。
二是推進工作之時組織“火塘議事”活動,在共商“發展大計”中集民智、辦民事。遇到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風貌改造等事關村屯發展大計、需要群眾集體商議、需要大家合力推進等重大工作之時,鄉村干部根據工作需要并遵循方便群眾原則,邀請村屯干部、寨老鄉賢、青年才俊等多方人員提前召開一次或多次“火塘會議”,將工作計劃及存在困難拋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在相對輕松、自由的“非正式”會商中,讓群眾能夠主動參與、暢所欲言,奉獻出好主意、好點子,讓干部廣泛收集群眾智慧,為基層黨組織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關鍵時間節點開展“火塘宣講”活動,在宣講“政策理論”中惠民生、聚民心。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惠民政策實施之前等關鍵時間節點,組織黨員干部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文件,認真研究耕地地力補貼、糧食生產者補貼、農村廁所改造補貼等惠民政策,分組入戶到群眾家的火塘旁邊,根據不同民族群眾采取苗、瑤、侗、壯等不同民族語言以及漢語進行“雙語”宣講解讀,讓群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讓黨的科學理論在基層入腦入心,讓國家惠民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讓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白天的事情可以晚上說,辦公室里的工作可以家里辦,“火塘夜話”有效化解“白天干部找不到群眾,晚上群眾找不到干部”的問題。據統計,2022年以來,全縣黨員干部共計參與各類“火塘夜話”活動2730余場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785條,化解群眾憂心煩心事2021件,辦成好事實事1366件,進一步夯實了黨在基層的群眾基礎。
來源:融水縣委組織部
編輯:柳州市黨員教育中心
柳 州 黨 建
投稿郵箱:lzdj20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