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模式推動黨建引領學科建設有效融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學科交叉融合已經成為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特征與學科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發展也隨之成為當前國家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學科建設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要途徑。重慶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學科交叉 黨建”融合工作機制,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探索創新黨的建設與學科建設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形成具有新時代高校黨建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的“三位一體”實踐路徑。
一、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引領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方向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理工學科交叉融合進程,結合理工科黨務工作者自身深厚的專業知識結構、科研素質強、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優勢,進行專業的黨務治理能力培訓,組建一支職業化、專業化、高層次的黨務干部隊伍。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近年圍繞該方向制定了《中共重慶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委員會在重大事項中加強政治把關實施辦法(試行)》等6個文件辦法,進一步促進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互動,促進交叉和新興學科成長并激發學科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的內生動力。學院推動物理與電子信息學科進一步融合,并與相關研究機構保持良好合作,科研合作產出成效顯著。
二、堅持問題導向,運用黨的先進理論探索學科交叉融合建設新理念
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價值目標是進行學科建設有效融合的大方向,根本目的是培養復合型和專業型人才。針對學科方向發散不聚焦的問題,學院進行充分的調研與專家論證,并結合現有資源對學科研究方向進行凝練,形成了凝聚態物質科學創新團隊等5個創新團隊,并下設16個課題組,同時依托兩個市級科研平臺進行有組織的科研。通過整合學院科研力量,凝聚學科特色和研究方向,形成科研優勢,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學科發展、學位點建設、平臺建設等工作。在一流黨建工作的引領下,團隊梳理整合研究方向、效果明顯,形成了一定的學術合力,學科建設有了質的飛躍,國家自然基金等重要項目獲批數量,在 Physical Review A、B、D 等物理主流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量,學生考取“雙一流”建設高校研究生占比等均創歷史新高。
三、發揮黨管人才資源優勢,造就學科交叉融合優質團隊
以“雙帶頭人”為引領,選拔學科交叉融合學術帶頭人擔任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書記的業務引領和學術先鋒作用,引導“雙帶頭人”找準黨務工作和業務工作的結合點,利用自身的學術造詣和學術威望,帶動其他教學科研能力突出的業務骨干和青年教師共同發展。學院黨委通過筑牢黨建基石,激發內生動力,提高隊伍戰斗力與執行力,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人才管理和評價等方面提出富有建設性的舉措。學院對標重慶市 “智能技術”產業需求,以長聘和柔性引進并舉的方式分別從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引進3名年輕的國家級人才和國外教授1名,其中一人入選巴渝講座教授,同時邀請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杰青擔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科帶頭人是一流學科團隊的領軍人物,抓好“關鍵少數”把黨組織設置與學科交叉融合組織調整有機融合起來。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精準施策、深化創新,努力推動黨的建設與理工類交叉學科發展深度融合,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黨建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將黨建成效轉化為發展實效。學院黨委將進一步探索高校黨建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的途徑與方法,把有利于高校黨建與學科建設的有效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學院更高質量的跨越式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