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黨建工作總結(2023年黨建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
一、抓實教育培訓,以“深學篤行”把牢“政治方向”。一是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堅持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貫徹新思想,制定2023年度組織工作要點,專題研究黨建工作1次,召開黨建工作例會6次,持續提升黨組織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二是強化政治理論培訓。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學習實踐活動,以理論中心組、“夜校”等為載體,開展全覆蓋、多層次、多維度的學習。采取理論教學、專題輔導、外出觀摩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培訓5場,400余人次。三是強化黨員教育管理。打造本級黨員教育培訓講師隊伍,開展“炕頭上的黨課”“領導干部上講臺”培訓活動10余期,培訓黨員3期、200余人次;利用公眾號每月發布“三會一課”學習清單&主題黨日活動建議清單,成立“紅色蓄能站”,創新宣講模式,全力推動基層黨組織黨內生活創新化、制度化、規范化。 二、聚焦基層基礎,以“組織之力”厚植“發展之基”。一是聚焦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筑牢基層組織“橋頭堡”。以創建“雙強六好”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為目標,扎實開展“兩個覆蓋”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著力打造集黨員活動、便民服務、教育培訓于一體的村級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充分發揮黨建陣地功用,開展“七個一”系列活動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規范開展每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二是聚焦干部干隊伍建強“領頭雁”。建立“一對一”聯系指導“頭雁”書記制度,組織村書記進行“云述職”,幫助厘清發展思路,進一步提振頭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推動村”兩委”班子成員聯系群眾工作扎實開展,引導“兩委”干部積極謀事,踏實干事,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發展意識、為民意識。三是聚焦后備力量培養建好“蓄水池”。拓寬后備干部選拔途徑,進一步優化年齡和學歷,共儲備后備干部63名。選聘7名鄉賢能人到村擔任鄉村振興指導員,幫助村支部定規劃、謀項目,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4個村引進大學生回村任職,提升后備力量整體素質,以能力過硬推動工作過硬。
三、堅持久久為功,以“黨建引領”推動“提質增效”。一是聚焦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升帶動力。建立“周調度,月通報”模式,召開推進會7次,推行“項目帶動型、資產盤活型、入股合作型”等發展模式。探索“飛地經濟”模式,將3村上級扶持項目放集體經濟產業園內建設。確定3個村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村。目前,5個村完成年度目標,全鄉進賬223.41萬元,完成全年目標的58.7%。二是聚焦網格化管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開展深度融合“456”工作法與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推動重點工作落實行動,劃分三級網格,配備基礎網格長127人,兼、專職網格員254人。入戶宣講3500余次、發放資料3500余套,征集到的村莊基礎設施維修等133件專辦事項已辦結77件,構建起全面覆蓋、一網統籌、精細管理、高效運轉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三是聚焦“黨建 ”激活內生動力。圍繞延伸現代農牧業產業鏈條、特色水產養殖質效提升等內容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簽約落地1個億元以上項目、2個千萬元以上。完成綜合體旅游發展規劃,豐富農耕研學基地、旅游業態,全面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打造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推廣研學點,帶動生態農業、農特產品等同步發展,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下步,我們將扎實開展“四大行動”,把支部建強、把基層抓牢、把基礎夯實,持續探索創新,持續點亮黨建品牌,跑好接力賽、干出新精彩,爭取貢獻更多生動、鮮活、閃亮的黨建新經驗,讓黨建更有力度、明沙更有溫度!
一是“黨建責任壓實”行動。構建“黨委抓牢支部、支部嚴管黨員、黨員帶動群眾”機制,依托中心組學習、基層干部大會、集中培訓等,面向全體黨員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全員培訓,把各族人民的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
二是“黨務隊伍賦能”行動。開展村“兩委”干部技能提升培訓班,搭建優質學習平臺,學好技能、提高素質、補齊短板,帶領“領頭雁”外出學習先進經驗,提升集體經濟發展動力,為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三是“黨建基礎過硬”行動。扎實做好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非公經濟黨支部建設、比武爭星等工作。打造黨支部質量提升工程2.0版,分領域制定實施細則,打造十星標桿黨支部。點面結合創新突破,做到“一支部一特色”。
四是“黨建融合加速”行動。開展“整村推進、整鄉提升”工程,全面推行“黨建 N”模式。持續夯實三級級網格治理體系和網格員隊伍基礎,推行“多網合一”,確保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向發力、深度融合。挖掘一批黨建特色亮點,加強宣傳報道,發揮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