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育人 黨建為先——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創新打造特色黨建工作模式
中國青年網濟南11月27日電(記者 王金海)近日,“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采風”活動首站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天的采風觀摩。期間,媒體團隊參觀了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科研創新區、舞蹈學院、黨團先鋒站等,并與校方就黨建工作情況進行訪談。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采風”活動啟動儀式。活動主辦方供圖
融合黨建與人才培養 注重應用型黨建人才建設
作為一所以實踐應用為中心的高等院校,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黨建方面提倡黨建工作開展的應用性和實踐性。2020年度,山東政治學院開展高校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項目——“基層黨建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并實施了系列舉措培養人才。
今年疫情期間,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通過線上的形式組織了700名教職員工進行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大討論,在兩個月的時間里,討論了31個專題,形成了研討記錄44篇,累計100萬字。黨委班子成員帶頭參與,充分發揮出基層黨建工作“政治領導、思想引領、組織動員、政策激勵”作用,以組織力和凝聚力動員廣大黨員干部和教職員工積極投身學校改革發展中。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校長張書明答記者問。活動主辦方供圖
發揮專業優勢 注重黨建與知識融合
在與媒體進行黨建工作訪談時,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丁萍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范紅偉作為學校黨建工作的代表,分別分享了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和外國語學院的黨建建設工作。
丁萍表示,根據學院特性,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先后開展了“組織生活開放日”、黨員先鋒小劇場展演等黨建活動,并創新積極分子和黨員積分制管理,結合黨員教育培養能力素質要求,設立了政治表現、理論學習、專業水平等六十項指標,構建“積極指數”到“先鋒指數”的黨員全鏈條培養體系。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引帶領作用。先后四次赴淄博市桓臺縣助力山東省派淄博市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工作組“四進”攻堅行動;先后六次赴山東省派“第一書記”幫包村開展“七一”送黨課。開展了包括專題培訓、多彩“第二課堂”假期支教、疫情“云支教”、捐獻“農村書屋”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為全省的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雙戰貢獻了學校的力量。
范紅偉介紹了外國語學院在黨建方面的工作成果。她表示,外國語學院的黨建建設工作重視成果展示。一直以來,外國語學院運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力推多語種黨課,并對學習強國、燈塔在線等黨建活動用七種語言進行翻譯并傳播。另外,外國語學院利用自身的語言優勢,組織學生進行多語種志愿服務,比如在山東省儒商大會、氫氣峰會以及第六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中,都活躍著外國語學院的志愿者參與語言服務工作,并獲得了主辦方的高度肯定。范紅偉說:“我們現在不但要把自己的學生教育好,還將思政育人的理念送到了社會上,為社會擔當起作為高等院校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以藝術為根基 開展多樣化黨建工作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充分發揮自身的學院優勢,以黨建為骨、藝術為肌,先后創作了《乳娘》《風箏》《沂蒙沂蒙》《逆行》等一系列紅色題材歌舞劇,將黨建工作與藝術創作相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紅色舞劇《乳娘》已完成演出56場基層演出,獲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一等獎,入選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被省委列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觀看劇目。全國首部戰“疫”舞蹈詩《逆行》開始赴醫院、高校以及縣區基層進行巡回慰問巡演,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生表演舞蹈詩《逆行》。活動主辦方供圖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誕生,和共和國同齡,建校71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與黨的事業相向而行,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矢志培養‘堅定信念跟黨走’的時代新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校長張書明說。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