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江蘇省泰興公安創新黨建新模式:把握“三點”融合“三務”
今年以來,泰興市公安局牢牢把握“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重點,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從嚴治警新要求,把握黨建工作的“基本點”“驅動點”和“落腳點”,強黨建帶隊建、強作風塑品牌、強黨務促警務,黨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為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發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向黨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立足“基本點”,做實黨務強基礎
強化政治建警,打造“忠誠黨建”。建立常態化理論學習機制,出臺《年度政治學習計劃》,局黨委帶頭,主動到各個聯系的基層黨支部參加學習研討、講黨課、搞調研,在全局形成濃厚學習氛圍。先后組織開展 “三亮三比三樹”、“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建強戰斗堡壘、創造黨建特色”等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全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
強化基層基礎,打造“質量黨建”。常態化實施“三會一課”計劃報備和旁聽制度,認真落實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黨務公開、黨員承諾踐諾等制度,完善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制度。配齊配強黨支部領導班子,結合“掃黑除惡”專項工作,成立掃黑辦臨時黨支部,抓好支部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開展基層派出所黨支部黨員基本信息采集核對工作,進一步規范黨員管理,確保黨員民警(職工、輔警)底數清、組織關系明。
強化改革強警,打造“創新黨建”。深入推廣使用“線上 線下”智慧黨建平臺,充分發揮平臺的教育管理功能;探索實施“公安系統黨建工作推進機制建設”,立足全員績效考核,通過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嚴肅監督執紀、實施“四大工程”,致力黨建經驗系統化、成功做法制度化、特色工作品牌化,以公安黨建工作的機制建設推動泰興公安高質量發展。
找準“驅動點”,融合業務促發展
“結盟” “共建”打基礎。46個局直屬、機關黨支部和21個派出所黨支部分別結對,12個機關黨支部和大走訪大落實掛鉤聯系的12個村黨支部分別結盟,按照“互通有無、共建共贏”的原則,因地制宜,通過同上一堂黨課、同辦聯誼活動、同搞調查研究、同做志愿服務等形式,實現黨建質效最大化,助推基層黨建工作融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警格” “網格”增效能。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深化社區黨員民警網格化專職化改革,按照職能融入、系統融接、機制融優、力量融合、警民融治的要求,在濟川街道國慶二村社區率先推動“網格 警格”雙網融合,研發移動警務通APP,為基層所隊配發警務通終端,大力推進平安社區群防群治,拓展深化平安義工,主動挖掘社區各行各業“民間高手”,聯動開展糾紛調處、治安防范、線索排摸等工作,努力打造警民共治、平安聯創品牌。
“融合” “聯動”促提升。主動融入智慧城市建設,加強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整合匯聚,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賦能增值。以智慧警務為動力動能,探索“大數據 N”合成警務模式,加強對分散、孤立情報線索的關聯整合和綜合研判,有效解決情報信息碎片化等問題,著力實現情報引領下的精準決策、精細管控、精確處置。
夯實“落腳點”,優化服務贏贊譽
走進社區“聽民聲”。持續開展在職黨員回居住社區(村)“六帶三星”活動,把在職黨員主動接受“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雙重管理模式引向深入。建立“群眾點單、社區(村)下單、部門(單位)和黨員領單”的工作機制。加強日常跟蹤評價和年終考核,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六帶頭”作用發揮真正落在實處。
優質服務“惠民需”。不斷完善一站式、一窗式、全日制、預約制、異地受理、自助辦理等服務模式,切實當好服務群眾的“店小二”。充分運用“互聯網 ”思維再造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對接群眾需求,集成審批服務事項,依托“公安微警務”和政府政務服務網平臺及App,實現網上受理、審批、服務、監督一體化,著力打造指尖窗口同步、線上線下一體的“互聯網 公安政務服務”新模式。
扶貧濟困“解民憂”。深入推進“大走訪大落實”、“掛鉤幫扶”、“愛企愛民”、警民懇談、“黨員義工”、“結盟共建·先鋒同行”等活動,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需求。實施“精準幫扶”,落實局班子成員每人結對幫扶1戶貧困戶,機關部門結對3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到因人施策、精準扶貧;同時,拓寬掛鉤幫扶的河失鎮西蕩村的增收渠道,全面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打實脫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