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寧縣街街道敬老院:黨建引領夕陽紅 積分管理顯效能(敬老院黨建活動)
近年來,安寧市縣街街道黨工委與安寧市縣街街道敬老院黨支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探索“黨建 養老”新思路,蹚出養老服務“新”路子。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雙向聯動愛院護家。結合敬老院實際情況及需求,召集黨支部黨員及敬老院老人代表成立院務委員會,制定學習、管理、評比、財務、安全保衛等制度。黨員管理實行定崗定責制,明確負責人、護理員、炊事員、庫管員、保衛員等崗位的工作職責。組建調解、種植、養殖、安全、衛生、文化、膳食、檢查8個小組,組長由支部黨員擔任,副組長、成員由院內老人擔任,充分調動老人參與院務管理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敬老院服務水平。
構建“積分兌換”模式,織密養老互助網。推行“我愛我家·反哺共護”管理機制,制定積分考核細則,實行“積分兌換”模式,建立日常積分制和活動積分激勵制,按服務類型和時長編制積分兌換表,記錄積分兌換冊,鼓勵老人積極參與敬老院的管理工作和文娛活動掙取積分,用積分在暖心兌換店內兌換物品。自今年1月實施“積分兌換”模式以來,已有39名老人通過積分兌換了物品,充分激發了敬老院的工作新活力。
發揮自身環境優勢,打造勞養“農耕園”。立足自身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經黨支部全體黨員與全院工作人員的精心規劃,合理利用敬老院原有的120余平方米的養殖房養殖豬、雞、鵝、鴨等家禽家畜,開辟出1500余平方米的種植地,采用果園地套種蔬菜的方式,種植各種時令蔬菜。目前,敬老院內的種養項目每月為敬老院節省了約5000元的物資采購支出。
開展社會化養老服務,弘揚愛老敬老之風。為不斷滿足農村留守老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安寧市縣街街道敬老院黨支部積極探索公辦敬老院社會化托養服務規范化管理新思路,以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服務質量為目標,推進農村敬老院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在全面實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閑置房、閑置樓開展社會化養老服務,為社會老人提供中長期、短期托養服務,并將服務收益用于改善特困人員生活水平和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同時,打造“孝老愛親基地”,在敬老院內、外部大力弘揚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社會風尚,不斷提升老人幸福感、歸屬感。
安寧市縣街街道黨工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