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從嚴治黨 抓好基層黨建“帶頭人”(全面從嚴治黨和抓基層黨建)
□蘇報記者范易
近年來,吳中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市委部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緊緊抓住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黨代表、黨員“四個關鍵”,以全面推進“富民型”農村黨建、“和諧型”社區黨建、“創新型”非公黨建和“效能型”機關黨建為目標,切實加強基層黨建“帶頭人”隊伍建設,爭當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先爭優、追求卓越,艱苦創業、攻堅克難,依靠群眾、為民服務,堅持學習、廉潔奉公“五個榜樣”,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
責任清單 讓“一 把手”抓黨建有方向
今年4月下旬以來,吳中區先后舉行了黨的建設工作大會、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和領導干部參觀省級廉政教育基地、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會議等系列活動,各地各部門“一把手”簽訂2015年度《黨的建設工作任務責任書》,
把“軟任務”轉變為“硬指標”,項目化推進黨的建設各項任務。吳中區將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契機,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最大政績,全面履行黨建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不折不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目標任務。
吳中區作為全市改革發展的重要板塊,黨建工作同樣面臨改革轉型發展新常態下的新挑戰。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正是新常態下吳中區破除瓶頸制約、掃清改革障礙、推動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吳中區委書記俞杏楠說。
為此,吳中區全面打造“一把手抓黨建”新動力,區委書記與各級黨組織“一把手”簽訂年度黨的建設工作任務責任書,明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突出思想政治建設、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嚴格管理干部隊伍、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推進法治吳中建設、全面推進協商民主”共8類、24條具體任務,確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
“這樣既讓‘一把手’抓有方向,明白了黨建工作到底做什么,更讓各級黨組織行有目標,黨建工作成了實實在在的項目,從而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有效機制”,俞杏楠說。圍繞黨建“責任清單”,吳中區全面推行“一把手”書記抓黨建工作公開承諾制,各級黨組織“一把手”就全年黨建工作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和推進措施,公開向區委和所屬黨員干部作出承諾。同時,結合“三級聯述聯評聯考”,開展“一把手”抓黨建工作專項述職,曬出各自黨建工作“成績單”。區委書記逐個“會診把脈”,指出“短板”與不足,通過考核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理念,構建形成了以“一把手領導責任制”、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負責制為重點的一級管一級、一級抓一級黨建工作格局,確保黨建工作責任清晰、任務明確,不走過場、取得實效。
四聯雙提讓黨員聯系群眾有抓手
位于甪直古鎮中心區域有個保圣社區,這里因轄區千年古剎——保圣寺而得名。近年來,社區黨委緊緊圍繞以“創服務型美麗社區、建休閑型居民樂園”為主題,以“三訪四步”密切聯系群眾為工作方法,黨員干部進行上門家訪,征民意、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2013年3月,社區開始試行居家福養老送餐服務,為轄區20多位老人配送午餐和晚餐,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品嘗到可口的飯菜;2014年社區建立居家福虛擬養老服務站,針對轄區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專業化生活護理。
保圣社區是吳中區堅持“發展、富民、和諧”導向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縮影。積極完善服務載體和平臺,以此突出黨建工作品牌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努力做到用真心注真情服務百姓、讓黨心連民心心心相印。吳中區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按照創建省級“四有一責”示范區要求,高水平推進村級黨員服務中心建設,將村級穩定收入達千萬元和其它有條件的村作為重點,著力打造富有農村特色的黨建工作示范群,形成以旺山、天平村等一大批黨建基礎扎實、老百姓充分認可的黨建工作示范點。
同時,吳中區推廣“智能化管理”模式。借鑒胥口鎮箭涇村“智慧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建立一個鎮村兩級聯動的“一站式”網上辦公平臺,達到鎮村事務管理規范、高效、科學的目的。2015年,該模式將覆蓋全區128個村和涉農社區。
此外,吳中區推行“四聯雙提”工作制度。按照區委委員聯系區黨代表、黨(工)委委員聯系黨代表(黨員)、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構建一個從區委書記到872名區鎮兩級黨代表,涉及7500名黨員、70000多名群眾的“四級網絡服務體系”,探索完善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法。自去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區鎮黨代表實施“五個一線”工作,開展走訪聯系活動12000多人次,解決實際困難2000多件,形成了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良好局面。
學習創新讓黨員群眾教育有基礎
2014年5月,建筑面積8900平方米,集黨員培訓、社區教育、圖書信息、文化娛樂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橫涇街道現代文體教育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作為吳中區最大的鎮級文體中心,這里既是街道黨員集中教育培訓的地方,也是市民接受學習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是青少年的活動中心。
有了黨員的活動場所,橫涇街道便以“學習 創新”主題活動為抓手,多措并舉推動學習型黨組織與學習型社會建設同步發展,有效地提升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工作本領和創新能力。在吳中區,類似橫涇街道、集“十位一體”于一身的村(社區)黨建陣地及黨員服務中心已實現全區各鎮(街道)和村(社區)全覆蓋。
“我們注重發揮教育實踐活動引領作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不斷增強黨員干部貫徹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俞杏楠說,吳中區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科學發展爭一流”、“雙千服務實踐”和“黨員關愛行動月”等活動為載體,引導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爭科學發展之先,創和諧社會之優。通過廣泛開展“三訪三促”活動,區、鎮、村三級黨政干部1433人,共建立聯系點960個,走訪困難群眾14629戶,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389件,解決基層實際困難1021件。木瀆鎮黨委、東山鎮三山村黨支部獲得“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區人民法院獲得“全國模范法院”稱號。通過先進事跡巡回報告,全區比學趕超的氛圍日益形成。
此外,吳中區還定期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通過調查摸底、分類定級、集中整改,全區1351個基層黨組織實現了晉位升級。活動中,涌現出了“出租屋超市”、“村民聯系卡”和越溪街道莫舍社區\”831\”工作法等一系列聯系服務群眾的好做法、好經驗,通過編印《務實管用制度》,構建了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其中“村民聯系卡”制度受到群眾廣泛認可,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
(責編:陳婧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