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局工作情況匯報 2022年(應急管理局工作情況匯報 2022年11月)
應急管理局工作情況匯報
2022年,我局對標對表全年工作目標和任務,以服務和監管并重,狠抓統籌協調,全面履行職責,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匯報如下:
2022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修訂《高新區安全生產黨政同責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黨工委、管委會和辦事處及各部門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制定《高新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全區應急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規范了突發事件應對流程。修訂《高新區防洪度汛工作實施方案》、《高新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做到“指揮體系健全到位、重點區域明確到位、應急隊伍建設到位”。
(二)防風險,除隱患,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1)隱患排查控風險
按照《高新區2022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計劃》聘請相關專業安全技術人員配合對部分規上和涉危工貿企業開展了安全檢查。
(2)綜合監管嚴督導
安排部署各安全生產專項工作小組和三個辦事處全面排查整治容易導致群死群傷的重大風險隱患,緊盯重大風險整改,針對工業企業、建筑工地、經營門店、大型商超、中小學、幼兒園等各類單位,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整治行動。
(3)專項整治抓攻堅
一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啟動以來,針對本行業領域安全隱患風險特點制定符合實際的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同時進一步明確聯絡員制度、工作通報制度、工作例會制度、約談督辦制度、執法檢查制度、巡查考核制度等6項制度措施來保障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有效落實。
二是制定《高新區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百日清零行動”實施方案》,重點整治企業包括天茂鋁業(鋁加工深井鑄造)和孝棉實業(涉粉作業10人以上粉塵涉爆),指導企業對照清單自查自改,迎接上級部門核查。
(4)宣教培訓聚合力
高新區嚴格按照省、市要求部署,開展了以“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個“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組織學習宣傳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和省二十條實施意見(安全生產硬措施),深刻理解十五條措施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十五條措施的深刻內涵。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法》主題宣傳活動,加強對“第一責任人”七項職責宣傳。
(三)抓統籌,促協調,夯實災害防治基礎
高新區普查辦借助各方力量,積極協調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扎實高效推進自然災害普查工作:一是科技支撐增效能。全面開展調查工作后,普查辦建立普查問題共享文檔匯總解決、技術支持與統籌機制,在日常工作中“解剖麻雀”和“以點代面”,跟進掌握各方普查進展情況。二是全面宣傳“不留白”。
(四)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始終繃緊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把防汛工作作為重大任務。一是拎緊防汛“責任鏈”。二是下好預案“先手棋”。根據高新區防段情況,及時完善《高新區防洪度汛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各區防指成員單位職責,保證防汛抗洪、搶險救援、救災工作有力、有序、高效進行,為汛期切實做好預案準備。三是織牢物資“保障網”。按照防汛物資儲備標準,核定堤防段和各辦事處物資儲備數量,核減了老化、自然流失和損壞的物資。
(五)穩存量,控增量,加強安全風險源頭管控
強化安全風險源頭管控,一是在存量上嚴格管控,其中:涉及危化品8家,消防重點2家,紙品包裝2家,光電子2家,激光切割2家,新型材料1家,粉塵3家,高溫鑄造4家。二是在增量上嚴格準入,充分利用高新區規委會和招委會辦公室主任會議兩個平臺,我局作為成員單位,嚴把新招商引進項目準入關,確保新建項目的本質安全。
二、2023年主要工作計劃
(一)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
(二)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做細全域排查“一本帳”。全面謀劃和制定《高新區2023年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
(三)全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一是要強化應急體系建設。根據實際,建立高新區應急指揮中心,籌劃和加強應急救援信息化體系建設,滿足科學有效的應急指揮調度,為應對各類應急突發事件做好充分保障。二是要健全隊伍。結合區域特點和實際,在建立健全綜合應急隊伍的基礎上,著力完善應急救援、基層群眾和志愿者隊伍,努力形成合理的應急隊伍體系。
(四)緊盯重點,補齊短板,全力防范化解災害風險。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利用網站、微信、短視頻等媒體平臺,普及安全知識和防災避險技能,把安全生產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努力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應對能力,牢牢抓緊安全生產工作,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