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擦亮商圈樓宇黨建“紅色名片”(樓宇商圈社區黨建品牌)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商圈樓宇黨建作為“三新”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聚焦組織體系建設,在組織建設上融入紅色基因、在組織活動上凝結紅色細胞、在組織資源上夯實紅色堡壘、在組織載體上彰顯紅色文化、在組織機制上激活紅色引擎,推動形成“同心共同體”,持續擦亮商圈樓宇黨建“紅色名片”。
在組織建設上融入紅色基因。通過“網上黨校”、在線學習、政治課堂等,引領帶動廣大黨員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助力商圈樓宇高質量發展。采取“集中組建”“系統聯建”“區域共建”等方式,以鎮(街道)黨(工)委為軸心、商圈樓宇綜合黨委為輻輳,組建非公經濟黨總支、街區市場黨支部、小微企業黨小組,將黨組織覆蓋觸角延伸至到非公經濟組織“神經末梢”。加大企業經營一線、青年職工、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特別是高知識、高技能群體中發展黨員力度。
在組織活動上凝結紅色細胞。實施“紅色引擎”行動,大力孵化培育商圈樓宇內公益社會組織,通過建立黨員融入引領、結對聯系、“雙向”培養等機制,把社會組織中的骨干發展成為黨員,推動優秀黨員成為社會組織負責人。實施“紅雁領航”行動,依托商圈樓宇綜合黨委,建立“紅雁”黨建工作室,選聘黨建工作指導員,推動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實施“紅色旗幟”行動,通過“黨員商鋪”掛牌、黨員示范崗、佩戴黨徽等方式,讓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接受群眾監督評議。
在組織資源上夯實紅色堡壘。按照“規范化布局、標準化打造、制度化建設”要求,因地制宜建設商圈樓宇黨群綜合服務中心,設置黨員會議室、陽光會客廳、紅色沙龍吧等區域,對教育、文化、體育等場所陣地和活動設施相互開放、統籌使用,與社區黨員活動室、紅色驛站、企業辦公場所等聯管、聯用,推動黨建資源整合共享。積極探索“商圈樓宇建黨委、企業建支部、中心設專人、多方作保障”的模式,形成商圈樓宇產權方、運營方、物業方、入駐骨干國有企事業單位、三新組織、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區域化聯建共建機制,推動商圈樓宇黨建融合發展。
在組織載體上彰顯紅色文化。整合黨員信息管理系統、社會治理網絡信息系統、市場監管信息系統等相關部門資源,收集整理企業概況、黨建覆蓋、隊伍建設、職能作用等信息,搭建兩新組織黨組織信息平臺。探索開展“三新”組織黨組織網上組織生活新模式。搭建政企對話、銀企對接、法律維權、企業間溝通交流和教育培訓平臺,建立健全表達、參與和協商議事等工作機制,促進企業、黨組織和黨員之間的聯動互動、交流合作。聯引商圈樓宇內“三新”組織踐行社會責任,開展“愛心捐款”“圓夢大學”和“送崗進村”等活動。推行“村企聯動”,鼓勵和支持商圈樓宇內涉農企業之間、企業與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共同成立聯合黨支部,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幫助企業和村級經濟組織開拓市場、創新發展。
在組織機制上激活紅色引擎。建立健全企業、商戶懇談會制度,商圈樓宇綜合黨委定期召集企業負責人、商戶代表召開民主懇談會,收集意見建議和發展需求,有效暢通訴求渠道。每季度召開商圈樓宇黨建聯席會,協調群團、市場監管、稅務、司法及物業、企業和商戶,解決困難問題。探索工作技能先掌握、崗位職責先做到、技術革新先帶頭、急重任務先行動,小設計、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竅門等,以實際行動贏得員工支持,得到業主信賴。通過營銷推介、招商引資、牽線搭橋、聯誼聯歡和商業宣傳等活動,開展以“黨建圍著招商引資、組織引領招商引資、書記帶頭招商引資、黨員參與招商引資”為主要內容的“非公黨建以商招商”行動,不斷探索招商引資新途徑,推動商圈樓宇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張國勝 襄陽高新區黨工委兩新工委專職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