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2024版)來了?。h建雙十條內容是什么)
濟南廣電·天下泉城客戶端3月5日訊 3月5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部署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2024版)的有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濟南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2024版)已出臺。
去年濟南組織新招錄轉錄社區工作者7337人
濟南市委、市政府將“實現治理水平高”納入“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戰略。2023年,錨定讓群眾生活更美好、讓基層運轉更高效、讓城市運行更安全這一目標,聚焦城市治理、鄉村治理兩大領域,部署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計劃(2023—2025年),著力推動治理效能躍升。
一年來,濟南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推進,突出重點攻堅,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堅持抓街(鎮)促居(村)、整體提升,分類推進過硬街道(鎮)建設,扎實開展村級黨組織建設“全面規范年”、社區黨組織評星定級,基層戰斗堡壘進一步夯實。
突出優選優育、激勵關愛,組織新招錄轉錄社區工作者7337人、每萬城鎮常住人口配備達20人,動員1483名在外能人回村創業任職,基層治理骨干隊伍進一步建強。
注重資源整合、協同聯動,實施“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初步構建起“1 1 N”幫扶體系,創新黨組織領辦社區“睦鄰市集”、協商民主等做法,共建共治格局進一步塑成。
突出數字賦能、全域覆蓋,深入推進數字社會治理平臺建設,完善“2 1 N X”網格聯動機制,實行12345物業服務問題“三方連線、接訴即辦”,網格(居民小區)治理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加強政治引領、凝聚服務,出臺新就業形態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建設新就業群體“成長學院”、“暖新驛站”1100余處,打造道路運輸領域“黨員先鋒車”品牌,探索“工業社區”建設,新興領域治理進一步加強。
統籌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
基層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面臨許多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制度、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新部署新要求,進一步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濟南市委組織部在充分調研評估的基礎上,對2024年重點工作、目標任務進行了充實調整和優化完善,形成了濟南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2024版)。具體工作方面,聚焦服務“項目深化年”、鄉村全面振興等全市中心工作,回應基層關心關切,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新辦法。
圍繞全面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幸福家園”建設為抓手,推動工作擴面提質。
建強街道(鎮)治理樞紐。結合機構改革工作,進一步調整優化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持續向街道(鎮)下沉事業編制資源,深化過硬街道(鎮)建設,強化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能力。
提升社區綜合服務功能。統籌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完整社區建設和“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等,全面加強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功能復合集成、服務迭代升級,打造黨員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幸福家園”。
強化骨干隊伍建設。出臺加強省會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健全完善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全面提升隊伍履職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激發社區治理活力。完善網格(居民小區)組織體系,實施物業領域“促規范、優服務、提品質”專項行動,常態化開展“睦鄰市集”、“社區微業”等工作,培育引進更多專業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服務,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緊盯村集體收入和農民收入“雙提升”
圍繞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重要引領,以“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為重要抓手,以更大力度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聚力鞏固提升“1 1 N”幫扶共建體系。持續推動第一書記幫村、企業團體聯村、各方力量助村,全面推行“第一書記服務聯盟”機制,常態化組織“第一書記助農大集”活動,加大聯村企業招引力度,穩步擴大鄉村振興“金融專員”、“法治專員”、“科技顧問”、“文化顧問”工作覆蓋,進一步拓展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的共建格局。
聚力夯實筑牢村黨組織戰斗堡壘。開展村級黨組織建設“提標育強年”,分類推進“示范”、“創優”、“強基”3類村黨組織對標提升。全面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繼續對所有村主職干部和第一書記進行全覆蓋視頻培訓,進一步完善全方位管理、經常性監督的長效機制,確保村黨組織帶頭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聚力激發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內在活力。穩步推進村黨組織“跨村聯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推動更多村在鄉村振興中抱成團、攥成拳。結合“千村提升”工程,緊盯村集體收入和農民收入“雙提升”,深入實施“強村共富”專項行動,扶持實施覆蓋400個村以上的聯村共富項目,推廣“共富聯社”、“強村公司”等發展路徑,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質效。
新認定一批新就業形態高層次人才
圍繞服務高質量發展,著力推動開發區黨建強基、產業鏈黨建提質、新興業態黨建賦能,服務保障“項目深化年”。
聚焦重點園區,優化完善省級以上開發區非公企業黨建管理體制,推行“工業社區”建設,構建“社區化服務、網格化治理”格局。
聚焦特色產業,以“黨建鏈”打通產業鏈、激活創新鏈、延伸服務鏈,構建“一鏈一特色、一鏈一品牌”工作格局,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
聚焦重點企業,從市、區縣兩級選派黨員干部到高成長性企業和重點民營企業擔任黨建人才工作指導員,幫助抓黨建、聚人才、解難題、促發展,培育“黨建強、發展強”骨干企業。
聚焦新興業態,以快遞、外賣、道路運輸、直播電商等領域為重點,探索推行“紅色賦能”標準化建設,推動“成長學院”、“暖新驛站”擴面提質,深化“黨員先鋒車”品牌,新認定一批新就業形態高層次人才,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記者:楚天舒
編輯: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