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要聞版頭條丨筑牢堡壘 凝心聚力——珠暉區委組織部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紀實
筑牢堡壘 凝心聚力
——珠暉區委組織部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紀實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唐曦
通訊員 常文婕 肖琴 聶沛
近段時間,一簇簇“志愿紅”在衡陽市珠暉區的網絡上“刷屏”。3月底即將在珠暉區舉行的2019湖南衡陽首屆國際馬拉松賽,讓全區1000余名黨員志愿者相約穿上紅馬甲,利用工作閑暇投身到環衛、安保等志愿服務中。
黨員志愿者成為“網紅”,是群眾對黨員志愿服務的認可,也是珠暉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充分體現。
近年來,珠暉區委組織部針對基層黨建工作力量薄弱、缺乏活動場所和服務形式單一等難題,有的放矢推出系列舉措,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活動有場地 服務有平臺
在茶山坳鎮農林村黨員綜合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寬敞明亮,幾名村民很快就辦理完醫保、低保等手續,接連向辦事員稱贊。
幾年前,珠暉區共有40余個村(社區)辦公面積狹小、設施陳舊,有的甚至沒有黨員活動場所,給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群眾辦事帶來不便。
為了確保黨員活動有場地、服務群眾有平臺,2016年,珠暉區啟動社區服務中心和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截至去年底,共建成社區(村)服務中心50個,建筑面積達3.8萬平方米。社區(村)服務中心也成為了黨員活動場地。
在珠暉區1.1萬余名黨員中,60歲以上的占49.2%。為解決基層黨組織黨員年齡普遍較大的問題,近年來,珠暉區委組織部著力在致富能手、“田專家土秀才”中發展黨員,增加年輕黨員數量,優化黨員結構。2017年,該區還大膽打破“論資排輩”,創新開展“雙推雙考”比選,擇優選拔任用年輕黨員干部到基層重要崗位。
隊伍年輕了,場所更新了,基層黨建活力明顯增強。珠暉區委組織部先后構建黨員承諾群眾、黨員服務群眾、黨員積分管理等一系列機制,要求每位黨員對照服務群眾的承諾,逐項考核,作為年底黨員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激發了黨員服務群眾、服務項目、服務發展的熱情。
“講習”常態化 實現“雙”提升
“大家最愛聽的就是政策法規等課程。”3月25日下午,廣東路街道臨江社區60多歲的老黨員李曉理,將鄰里感興趣的課程內容,反饋給社區黨員群眾培訓教育講習所,請講習所近期按需開課。
這個講習所,是珠暉區委組織部去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的系列黨員群眾教育培訓講習所之一。講習所重點圍繞領導干部講政治、專家學者講理論、黨務骨干講黨建、科普先鋒講科技、鄉賢名家講文化等“十講”開設課程。
珠暉區委組織部負責人彭順利介紹,該區黨員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3.6%。為全面提高黨員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他們以講習所為平臺載體,送教上門。
講習所授課形式很靈活。接到黨員群眾“點單”后,組織部門會統一“派單”給各鄉鎮(街道)及部門。課后,黨支部還會采用電話、QQ、微信等方式,收集聽講對象反饋,對講課進行“結單”評價。
為確保學習活動廣覆蓋、常態化,一年來,珠暉區已建講習所(點)213個,開展各類講習活動580余場次,受教育黨員群眾達10余萬人次。在提升黨員群眾的綜合素質的同時,也大幅提升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
“流動”不流失 黨員有了“家”
在珠暉區商業城4樓的走廊西頭,整齊擺放著4條長桌,上面擺放著黨員學習資料與黨建制度匯編。這個辦公室雖然簡易樸素,卻讓25名個體工商戶黨員有了“家”。
商業城黨支部原來的辦公室,在2009年商場改造時被拆除。由于商業城是一家民營房產公司建設的商場,所有門面和辦公室全部出售,使得黨支部出現無辦公室的窘境,工作一度受到影響。
2011年,辦公場所固定后,黨支部的運轉也恢復正常。黨支部負責人陳和平介紹,黨支部在調解消費糾紛、經營糾紛、物管糾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珠暉區是衡陽市的老商貿中心,店鋪云集,大量流動黨員來珠暉創業務工。目前,該區流動黨員達1100余名。
流動黨員的管理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難點。珠暉區委組織部主動與流出地黨組織對接互動,并通過結對幫學、送教上門等方式,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教育,讓他們“流動”不流失,感受了“家”的溫暖。
據統計,近兩年,珠暉區共為流動黨員解決子女就學、就醫、生產經營等各類實際困難420余起,大幅提升流動黨員的歸屬感,促進流動黨員發揮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