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務知識】黨的工作、黨的建設和黨務工作的關系(黨的建設與黨務工作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一)黨務工作、黨的工作、黨的建設三者關系
黨務工作與黨的工作、黨的建設是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的三個范疇。
聯系:三者都是黨所從事的事業,都是以無產階級政黨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
區別: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等同關系,而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按照形式邏輯的概念種屬關系,黨的工作是三者中外延最大的種概念,它是指黨所從事的全部活動,除包括黨的建設和黨務工作以外,還包括黨的領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群眾工作、軍事工作、經濟工作、文化工作以及處理與外國政黨關系的外事工作等。
黨的建設是黨的工作的屬概念,又是黨務工作的種概念。它是指黨為保持自己的性質而從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動,不僅包括黨務工作,還包括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等。
黨務工作是被包含于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之中的一個屬概念,其外延要小于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確切地講,黨務工作是圍繞黨的建設而進行的一系列具體的黨內管理活動。
(二)避免“黨務即黨建”誤區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近些年,各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效果顯現。但是,仍有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中陷入將黨建等同于黨務的認識誤區,把二者混淆。
黨建工作與黨務工作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沒有黨建,黨務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沒有黨務,黨建就缺少了呈現形式。作為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不少基層黨組織往往在日常工作中,將黨建工作完全異化為黨務工作者的工作。黨章以黨內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確了黨組在抓黨建工作中的責任任務,其中寫明了黨組要加強對本單位黨的建設的領導,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討論和決定基層黨組織設置調整和發展黨員、處分黨員等重要事項等內容。必須明確的是抓黨建不只是黨務工作者的事,負主要責任的是黨組織,黨務工作者是執行者。
警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無效創新”,抓黨建必須依靠抓黨務來實現,但實際工作中,有不少黨組織認為,只要把黨務工作的規定動作做完了,就是把黨建工作抓好了。卻不知應付式、形式化、任何“不走心”“花樣繁多”的創新黨務工作,不僅抓不好黨建,還會讓黨員不滿、群眾反感,甚至產生副作用。實際工作中,有的地方創建黨組織示范點,簡單以標語、橫幅等形式呈現,這些“標簽”式創新使得基層黨務工作者陷入了“文山會海”,少了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難題的時間和精力,既無益于群眾,還破壞了基層政治生態。黨組織示范點創建,不能只看裝潢、看展板,更要看務實管用的措施、黨員干部的精氣神、群眾的幸福感。
基層黨務工作連著黨建工作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的放矢處理把握好二者關系,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黨務工作要始終以黨建思維為指導。黨務工作是黨建過程中的具體呈現,黨建則是黨務工作的內容,黨建工作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等,黨務工作則更加具體,是實現黨建工作的載體、形式、方法和路徑。
黨務工作圍繞黨的建設開展一系列具體活動,比如,發展黨員、“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收繳黨費、黨員教育工作等。兩者聯系緊密,離開黨的建設,就不存在黨務工作,但是將黨建工作狹隘理解為黨務工作,謀劃黨建僅僅局限于黨務活動,考核黨建也是盯著黨務的統計數據、臺賬資料等,反映出沒有樹立起“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這一重要理念。黨務工作的參與主體是多元化的,工作范疇是全方位的。因此,在開展黨務工作中必須始終以黨建思維為指導,組織黨員共同參與到黨的各項建設中來,增強黨員的參與度,積極推動黨員主體發揮作用。黨務工作是抓手,黨建需要對黨務進行統領,黨建導向鮮明了,黨務方能切實可靠。
基層黨組織書記必須明晰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身份,筑牢“第一職責是管黨治黨、第一政績是抓好黨建”的觀念,牢固樹立大黨建工作格局,建立起黨建工作與黨務工作的連接機制,避免將黨建工作完全異化為黨務工作者的工作。不斷推進黨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保證好黨務干部做好基礎性工作的同時,又不斷探索黨員作用的發揮途徑,健全完善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引導黨員增強黨性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將廣大群眾組織動員起來,多方聯動形成合力。
注重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創新。一方面在工作重點上創新,杜絕“喊口號式”創新,新形勢下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既要充分了解本地實際情況,也要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難題,積極收集群眾需求,在兼顧適配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對治理形式進行創新。近年來,多地創新提出“黨建 微網格”的基層社會治理方式,優化黨員聯系群眾的隊伍,有效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服務水平、服務能力、服務質效。
另一方面在工作機制上創新,高效的工作機制是基層黨建創新的重要保證。各級黨建部門要努力創新機制,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摒棄形式主義,促進黨建工作的程序化、規范化,增強黨建實效。當前在創新基層黨建過程中,要堅持在“傳承延續”的框架下進行“創新發展”,并持之以恒。按照有關規定對黨建工作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統的、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導和規范基層黨建工作。
(三)黨務工作包含哪些
1.發展黨員工作
工作總要求: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
2.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
黨員教育基本方式:定期上黨課、堅持民主評議黨員、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圍繞推動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開展各種活動、開展集中教育活動。
黨員管理基本任務:引導黨員嚴格履行義務、組織黨員參加黨的活動、嚴格黨員組織關系和黨籍管理、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3.干部考察工作
干部考察內容:自然情況、主要經歷、特長、政治表現、思想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實績、主要優缺點等。
4.干部監督工作
工作制度:黨內重要情況通報制度、黨內重要情況報告制度、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制度、信訪處理制度、巡視工作制度、領導干部談話和誡勉制度、函詢、詢問和咨詢制度、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前公示制度、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回避制度、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
5.黨的人才工作
主要內容:選拔管理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聯系專家制度、組織專家療養休假、選派科技副職、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6.黨的宣傳思想工作
基本內容:理論工作、新聞工作、文藝工作、出版工作、思想政治建設、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7.黨的統戰工作
重要原則:堅持把握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工作方針、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堅持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堅持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堅持照顧同盟者利益。
8.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原則: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員在黨紀面前人人平等、實事求是、民主集中制、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9.黨的群眾工作
發動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
教育群眾,幫助群眾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
尊重群眾,聽取群眾對黨員和黨的工作的批評意見;
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關心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
引導群眾,妥善處理和化解各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