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百年·江蘇組工那些事丨鎮江“三項行動”為產業強市賦能增效
2020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19個、總投資10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3%、64.5%,幫辦項目總投資達530億元,新建項目落地率達80%,解決企業各類難題157個……一個個亮眼的數字,展現了鎮江市黨建引領產業項目發展跑出“加速度”的生動實踐。
2020年以來,鎮江持續強化“黨建 ”力量,以“黨建助推產業強市”書記項目為抓手,開展“招引項目建支部、在建項目派干部、重點企業解難題”三項行動,為推進產業強市提供強力“紅色引擎”。
實施“招引項目建支部”,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根據項目規模和黨員人數建立助企幫辦功能型黨支部,使黨組織力量深入項目招引、落地與開工各環節,以多方參與形成支部“大兵團”,推動項目早立項、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
加強市縣鎮三級聯動,突出跨部門協作幫辦,建立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的黨員聯合幫辦隊伍。黨組織提前參與并指導項目建設,精準對接企業用地、環評、證照申領等各個環節,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建設質效。累計建立功能型黨支部32個,參與黨員140余名,聯系幫辦新簽約項目32個,其中15億元以上項目12個。
根據在建重點產業項目需求,選派熟悉企業運作、了解行業發展、善于溝通協調,敢擔當、能戰斗、業務精的黨員干部到項目一線掛職。明確掛職干部宣傳、咨詢、幫辦、協調四大基本職責,兼職不脫產,合理安排崗位,使“人崗相適,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推動項目建設順利實施、投產達效。海昌眼鏡項目有很多發明專利和優勢技術,但沒有專門組織申報。掛職干部姚勇得知后,邀請專業機構幫助海昌制定項目申報三至五年計劃,幫助其完成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優秀知識產權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小巨人企業等項目申請。
實行“一對一”掛職、“組團式”服務,每個項目至少安排一名干部掛職對接,并按照屬地原則劃分干部管理服務片區,每片區4-5人組建“黨小組”,開展聯合走訪、集中會辦、組團服務,全面跟蹤服務項目建設,綜合個人與團隊優勢,達到“1 1>2”效果。
暢通“個人—組團—專題會—市領導”四級幫辦渠道,逐級推動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做到“大事集中辦、小事立即辦、難事商量辦”。去年,共選派黨員干部31名,服務在建項目29個,推動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23.7億元。
面向規模以上、“專精特新”等重點關鍵企業,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市級機關部門主動上門助企紓困,實現“企業點菜、政府端菜”。安排71個市級機關部門黨組織與重點企業結對共建。鼓勵機關部門發揮組織優勢、職能優勢,幫助企業破解難題。
建立任務領辦與對賬銷號機制,明確機關部門黨組織為結對企業領辦解決不低于1個實際困難,通過“周上報、月通報、季調度”全程督促幫辦進展。去年,市級機關走訪企業175次、849人次,解決各類難題157個。
動態更新企業“需求清單”,常態組織幫扶行動,引導結對機關落實跟進學習、跟進調研、跟進協調、跟進落實的“四個跟進”工作要求,持續為企業發展提供貼心服務,不斷推動化解企業實際困難,以黨建引領為產業強市賦能增效。
(王泉超、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