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麒麟區黨建引領老干部工作“四強”融合城市服務治理(曲靖市老干部活動中心)
作者:孔博、徐濤(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委組織部)
近年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以創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抓手,聚焦陣地建設集群化、作用發揮協同化、老年教育社區化,著力構建“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社會共治、體系共融”的老干部工作格局,探索出了一條離退休老干部工作發展新路徑。
“黨建引領”強統籌,組織共建破壁壘。牢牢把握“組織共建”這一關鍵,準確抓住離退休黨員和“區-街道-社區-小組-網格”五級黨組織的結合點,暢通離退休黨員融入城市黨建的通道。一是擴大精準覆蓋。在原有36個區直離退休黨支部的基礎上,在有條件的街道、離退休干部黨員較多的社區成立離退休黨支部和黨小組47個,在社區、小區、企業、廣場等離退休干部聚集地,探索成立地緣、趣緣、業緣“三緣型”臨時黨組織15個,不斷擴大黨組織覆蓋面。二是加強同頻共振。以黨員聯絡服務站、居民樓棟黨組織、黨員責任區、志愿者服務隊等多種形式和載體,組織離退休黨員參與社區建設,打破自我循環、封閉運行、單體服務的工作慣性,實現離退休黨組織黨建與社區工作有機融合、服務一體。目前,已有899名離退休黨員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三是強化管理服務。在國有企業離退休黨員的組織關系轉接到社區后,麒麟區主動作為,化挑戰為機遇,強化企業和社區的雙向銜接,積極向企業爭取活動場所和經費保障,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社區工作人員交叉任職等方式,不斷提升離退休黨組織的管理服務質量,截止目前,麒麟區已為4481名企業離退休黨員安置了新“家”。
“雙聯雙融”強覆蓋,資源共享促融合。整合各類黨建群建資源,共用共享組織陣地,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融入城市基層黨建的各個環節和關口。一是陣地橫向融合。發揮區級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優勢,率先整合老年大學、老干部黨校、老干部黨性教育基地等,建立區級銀發先鋒之家,將離退休老干部活動、老黨員需求、老年大學教學管理、銀發先鋒志愿服務有機結合,功能上合力設置,時間上合理安排,按需優化政治性、服務性功能。二是組織縱向聯通。堅持黨組織建到哪里,銀發先鋒之家、老年大學教學點就設到哪里,依托“1 8 16 59 N”的五級黨群服務中心陣地集群,為離退休黨支部聯合開展活動、交流心得、開展特色志愿服務提供平臺,使離退休干部和老年群眾緊緊圍繞在黨組織周圍,響應黨的號召參加活動,依靠黨的陣地開展活動。
“三大品牌”強驅動,服務治理求突破。注重發揮老干部活動平臺、老年群眾服務平臺作用,激發離退休干部工作活力。一是樹起“銀發先鋒”旗幟。堅持把城市黨建與離退休干部“四就近”(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關心,就近發揮作用)工作有機結合,在社區高標準設置銀發先鋒活動功能室,建立“云嶺愛心敬老服務站”“紅色驛站”“鄰里互助家園”,使銀發先鋒之家實現作用發揮長效化、整體聯動一體化、陣地功能集成化、管理服務精細化,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中。2020年,全區各銀發先鋒之家共組織讀書班、文藝演出等活動28次。二是抓好“老年大學”建設。把老年大學建設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各街道和社區銀發先鋒之家設立教學點,由區老年大學派駐專業教師、統一招生、統一教學。堅持“悅享夕陽、樂學園地”辦學理念,教學設計注重精品化、特色化、個性化,為老年群體提供各類體驗式教學服務,與涉老協會、兒童團體等共同開展活動、共辦老少同樂課,打破老年群體“孤獨壁壘”,有效促進老年群體與社會的溝通交流。三是開展“鄰里守望”服務。建寧街道通過“樓棟黨員 居民戶”強化離退休黨員與居民戶的互幫互助、共建共享,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采集居民需求、互助服務群眾的平臺,為社區綜合治理作出了有效示范,營造社區睦鄰友好、守望相助的和諧氛圍。
“四項措施”強發力,體系共融見實效。讓離退休老黨員實現老有所依、參與社區治理、助力共駐共建、認領服務崗位,推進老干部工作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共融。一是“智慧化”實現老有所依。依托集黨建服務、社會事務、綜合治理、生活服務為一體的“智慧社區”系統,建設養老信息服務中心。如,建寧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建立“黨群服務 社會化運作 公益”的智能化、標準化養老院,設立服務點和服務熱線,實行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的模式,為社區和老年人提供健康理療、物品代購、健康飲食、養生咨詢、家政服務等,促進離退休黨員服務與城市黨建深度融合。二是“網格化”參與社區治理。以服務中心大局為目標,統一組織各單位離退休黨員參與“網格化”服務工作,成立包括老黨員、紅色物業老管家等在內的10余支銀發先鋒志愿者服務隊,對網格內的各類公共事務、居民反映的問題和矛盾糾紛等事項進行處理。三是“區域化”助力共駐共建。以區域化黨建為平臺,引導離退休老黨員參與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助力“紅色商圈”“紅色工圈”“紅色居民圈”三圈建設,充分利用離退休老干部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促進陣地共享、資源共享、文化共享、服務共享,讓駐區單位、社區居民在思想感情上融合起來。目前,全區650個老年活動室、44個門球場、400個文體活動廣場均對廣大社區居民開放。四是“清單化”認領服務崗位。借鑒“雙報到”工作機制,組織離退休黨員主動向社區提供資源清單,認領服務崗位。如:麒麟區法院的老法官主動為居住地社區居民調解矛盾、提供法律咨詢,成為了居民口中的“金牌調解員”;教師新村的老教師們輪流到鼓樓社區四點半課堂,為務工子女講解作業、指導功課,義務教授美術、書法等。
來源: 黨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