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的“重慶經驗”(老舊小區改造 黨建)
央廣網重慶7月1日消息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重慶市渝中區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中成效顯著、成果明顯,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
黨建網格助渝中區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央廣網發 渝中區住建委供圖)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發展相關。渝中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讓群眾“獲得感”清晰可見,讓群眾“幸福感”隨處可得,“黨建 物業”管理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渝中區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有1076萬平方米,占住宅總面積46%以上。為改善這些老舊小區環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質,渝中區以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服務提升為契機,探索“黨建 物業”管理模式,成立了68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區物業服務中心,社區書記兼任理事長,形成社區黨委、居委會、業主、物業中心等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解決2000多棟老舊住宅管理維護問題,實現了全域老舊社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以雙鋼路社區為例,該社區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黨建 物業”,由原來的老舊小區蝶變為“美好家園”,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央文明辦公布為 100 個“加強物業管理共建美好家園”典型案例之一。
渝中雙鋼路社區(央廣網發 渝中區住建委供圖)
黨建引領在渝中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成為重慶老舊小區改造的縮影。
重慶市住建委的資料顯示,“十四五”期間,重慶市將繼續實施約1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涉及約4.35萬棟居民樓。針對老舊小區改造普遍存在的“怎么改”、“怎么管”難題,重慶市探索出“黨建 ”模式,推動黨建與物業管理、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著力破解老舊小區群眾參與不足、后續治理缺失等瓶頸。
榮昌老舊小區改造堅持黨建引領(央廣網發 榮昌區住建委供圖)
榮昌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聚焦黨建引領促管理服務模范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及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骨干作用,特別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社區黨員干部尤其是社區書記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先行試點成立“先鋒業委會”。將黨支部、黨小組建在連片打造的業主委員會中,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作用,動員支部黨員積極參與到連片打造成立的業委會選舉中,設置小區、樓棟黨員崗,為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小區居民辦實事,辦難事。
永川區瞄準“國家級示范”,在加速老舊小區改造中堅持“黨建引領”。針對老舊小區和單體樓棟,小區黨組織發揮“吸鐵石”作用,凝聚治理資源,推行黨員志愿服務、社區兜底補位等模式,有序治理小區。
永川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后期治理現場分析會(央廣網發 永川區住建委供圖)
以始建于90年代初的永川區火電新苑小區改造為例,在社區黨委指導下小區成立黨支部,清單化明晰小區黨支部職能職責,靶向指引開展收集居民需求、建立治理清單、引領小區規范成立業主委員會等重點工作;同時建立在職黨員回居住小區黨支部報到制度,把黨員到社區報到細化為到居住小區報到承諾踐諾,引導其在居住小區亮身份、亮承諾,帶頭宣傳政策法規、收集居民需求、調解矛盾糾紛。
重慶《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服務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重慶要以加強基層黨建為引領,將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改造提升過程,促進小區治理模式創新,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據了解,目前,重慶全市680余個有改造項目的社區在基層黨組織帶領下,通過反復走訪、加強監督、示范改造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在改造過程中的居民意見不統一、達成共識耗時長等問題,推動形成老舊小區改造的“重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