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為什么干一個怨一個?(基層黨建為什么干一個怨一個不干)
店主干了多年的黨建,與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接觸也較多,交流中發現真心熱愛這個工作的同志真的很少,可以說是干一個怨一個!尤其是年輕的黨務人,普遍覺得干滿一屆是承受的底線。
當然,我們可以說“干一行,怨一行”是人之常情,在別的崗位上干久了也會有換崗的想法,但是,一個單位中黨務崗位的吸引力明顯弱于其它崗位是不爭的事實。原因何在?
一是不會干。基層黨務工作者多是“半路出家”,只能邊學邊干。然而黨建的邏輯比較復雜,在多個層面、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對此黨務新兵往往不得要領,現實中一些干了很久的同志都摸不到門道,讓人有無從下手之感。黨建的有些程序比較繁瑣,讓人感到頭大。現在各級都比較重視黨建黨務培訓,但這些培訓往往課程零碎、不成體系、自由發揮,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二是不好干。黨建工作往往都是指向性而非方法性工作,比較“虛”,沒有明確抓手,需要黨務工作者找到方法路徑將之具體化,比如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要找到有效方法并非易事。黨建工作的邊界不清晰,單位黨組(黨委)會交辦一堆雜事,只要與黨相關的都交給黨務部門,比如將屬于“大黨建”中心組學習或主題教育交給黨務部門負責,讓人有苦難言。基層黨建工作干擾因素多,要為各種情況讓路,要向多個層級妥協,活動組織非常費神。
三是干不好。基層黨建方法手段有限,工作按部就班,創新空間有限,思想政治工作等黨建常規工作很難出彩。黨建品牌創建等特色工作,受單位性質、工作水平所限,極易陷入平庸化、同質化困境。基層黨建工作沒有量化評價體系,難以進行直觀評價和比較,干多干少往往一個樣,很難讓人有成就感。
四是不看好。黨務部門在一個單位中屬于輔助部門、二線崗位,而非主要業務部門,基本沒有存在感。黨務工作也無法納入單位的業績指標體系。因此,黨務工作者在職務晉升中一般都沒有優勢可言,在黨務崗位工作總讓人感覺會影響前途。
所以,基層黨建工作,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