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農村黨組織借力智慧黨建平臺(各地農村黨組織借力智慧黨建平臺建議)
編者按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農村黨組織建設,著力解決農村黨員教育不經常、組織生活不規范等問題,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廣西梧州市借力農村智慧黨建平臺,讓支部互聯互通;新疆拜城縣借助多個平臺,通過網上精彩黨課,讓黨的政策深入人心,推動支部建設走深走實。
廣西梧州
智慧平臺交流多
本報梧州訊 (通訊員 吳組軒)“這次主題黨日,在手機上就能實時聽村支書講黨課,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廣西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交村村黨員李金文欣喜地說。
此前由于外出務工,李金文有時會缺勤支部“三會一課”,最近借助“農村智慧黨建”平臺直播,他和村里其他17名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每次都能準時在線參加支部組織生活,久違的歸屬感又找回來了。
推動農村支部生活上“云端”、進網絡,得益于梧州市今年實施農村智慧黨建工程,通過整合資金資源,建成線上農村大數據黨建陣地。
目前,梧州市“農村智慧黨建”平臺設有黨建、政務、電商3大板塊,共接入38項黨員群眾常用服務事項,涵蓋黨建、民政、衛生及產業發展等領域,接入平臺的各村黨組織既獨立擁有自己的網絡黨建平臺,又互相連通,實現了農村黨組織建設由傳統模式向信息化大數據整合的轉變。
通過運用“互聯網 ”手段,村級黨組織可實現信息實時發布、在線開展“三會一課”、民主議事、黨組織關系轉移、集體經濟發展數據統計分析和對外展示等10多種功能,可以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支部組織生活方式,方便黨員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接受教育。同時,上級黨組織也可跟蹤了解支部工作開展情況,為推進支部星級化管理夯實基礎,切實為基層減負。
依托“農村智慧黨建”平臺,梧州將支部工作與村民服務、電商服務融合起來,黨員群眾只要手指輕輕一點,就可在手機端辦理城鄉低保申請查詢、醫院掛號等業務,并可發起各類農村公益活動。
“農村智慧黨建平臺上線以來,已覆蓋全市545個村級黨組織,6.5萬多名農村黨員,關注量超過了15萬人次,在助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服務黨員群眾和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梧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黃杰梅介紹說。
新疆拜城
多彩黨課趣味足
本報拜城訊 (通訊員 李高)“親,7點半微黨課,今晚準時開講,紅星網課提醒您準時登錄,不見不散哦!”每月25日,新疆拜城縣溫巴什鄉開外孜力克村黨員黃華生都會收到這樣的提醒短信。“現在參加支部組織的黨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十足。”黃華生說笑間手指輕觸手機屏幕,在網上“坐等”開課。
今年以來,拜城縣為強化農村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著力從規范“三會一課”入手,按照標準統一、制度規范,不斷創新黨課形式,使黨課成為黨員思想的加油站。
為改變過去“會議室集中學習”式、“領導說教”式的黨課方式,拜城縣運用互聯網技術,廣泛開發“網上黨課”“田間黨課”“文藝黨課”“電影黨課”,將黨課由室內搬到室外,從線下搬到線上,讓黨課與黨員工作、生活緊密結合。
在授課內容上,拜城縣按照“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弱學什么”的原則,以紅色故事帶入黨課、以身邊變化充實黨課、以先進事例引領黨課,開展“故事黨課”“模范黨課”“歷史黨課”“場景黨課”為主要內容的主題黨課。在授課形式上,引入了知識競賽、演講朗誦、辯論賽、唱紅歌、黨員志愿活動,運用開放式、情景式、體驗式、互動式黨課,通過主題黨課集中學、互動微黨課專題學、精彩黨課交流學、模范黨課展示學、教育基地參觀學,激發黨員內生動力。
“過去黨課是一根煙、一杯水,一份報紙讀半天,隨意性大。”鐵熱克鎮鐵熱克村黨支部書記吐爾洪·肉孜感嘆道,“現在有了互聯網的加入,內容更豐富了,形式也更多了。”
同時,拜城縣以拜城黨建網為平臺,開辟“黨員之家”論壇,每次黨課后,黨員可以跟帖,點贊,曬體會,談感想,支部還組織黨員開會交流。察爾齊鎮喀依庫拉克村黨員吐爾洪·買買提說:“讀原著學原文卻悟不了原理,在‘黨員之家’上可以找資料,輕松再補課,還能與其他黨員在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