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某管理中心探索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路子——以規范強質效 靠創新謀發展
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 作者: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張東盼 通訊員 崔鐵振
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某管理中心探索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路子——
以規范強質效 靠創新謀發展
“管理中心黨委及分中心黨委職責清單7項,黨委常委會11項;中心及分中心黨委書記職責清單5項、委員5項……”近日,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在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觀摩活動中,推廣了某管理中心的試點成果。這是他們著眼強化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探索機關和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所屬機關和基層單位黨組織類型多樣、設置不一,有的在后勤業務上雖是全軍“頂層”,但在黨務上又具有“基層”特點。去年以來,他們依托軍需能源局和某管理中心進行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探索制度化抓、標準化建、精細化管的黨建路子,形成了多項實用管用的制度成果,使各級機關和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更加明顯。
——編 者
調整優化組織設置
發展黨員不再“奔波千里”
“一些結算室黨支部調整為基層黨委后,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了!”3月中旬,在聽到文職人員王成程入黨的消息后,該管理中心沈陽分中心副主任高原十分感慨。
有一年,他曾奔行千余公里,從東北腹地前往內蒙古草原,主要任務是對黨員發展對象王鑫和進行談心談話及政治考核。
那次考察,二人都有很多感慨。“沒想到組織為了我一人大費周折。”王鑫和說,一定不辜負組織期望,加強學習、努力工作,爭取早日入黨。高原則坦言:“盡管有些辛苦,但能為黨組織考核和吸納一名優秀的同志,跑再遠的路都值得。”
按照發展黨員有關規定,預備黨員必須由黨委審批,而在審批前,應當指派黨委委員同發展對象談話。該管理中心嚴格落實規定時,也確實存在現實困難:中心保障范圍跨多省區,點位多、距離遠、人員分散;很多結算室只設黨支部,未設基層黨委,按規定不能審批發展新黨員,只能由分中心黨委審批。
時間長、成本高的“千里奔波發展黨員”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好解決。中心黨委按照“文職人員、在編職工和非現役公勤人員發展對象,由聘用單位基層黨委(黨總支部)派人對其進行政治考核”等規定,充分考慮到“正式黨員數量滿足設立基層黨委條件”,可調整基層黨組織設置,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經中心黨委研究批準,一些黨員人數符合規定要求的結算室黨支部,正式調整為基層黨委。
軍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一名領導告訴記者,試點中,他們本著科學設置、利于工作、高效運行的原則,調整優化軍委后勤保障部機關和基層黨組織結構,依據相關規定,科學劃設組織類型,分類設置基層黨委、黨支部、黨小組,讓黨組織建在各層級、強在各點位。
據此,該管理中心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結算室黨支部調整為基層黨委,并新設多個黨小組,賦予基層黨組織更大的自主權,強化了黨組織的“神經末梢”。
通過細化規范、創新實踐,軍委后勤保障部對所屬各級黨組織職責界面進行了厘清,對團級以上黨委、機關基層黨委和黨支部議事決策“議什么、怎么議、決議如何落實”等分別進行了規范,就如何細化落實,進行操作性、實用性規范,制作相關文字手冊、演示圖表、精品微黨課等,形成了基層實用的黨規教科書、直觀的黨務說明書。
探索運用線上會議
動散條件無礙集體研究
前不久,該管理中心某分中心召開了一次黨委會。
“我認為,第二季度應抓好以下4項工作……”這次會議,分中心黨委書記等幾名班子成員在會議室參會,在千里之外執行任務的黨委副書記也通過視頻終端參會。大家圍繞近期大項任務以及第二季度工作部署等議題積極建言,線上線下討論很是熱烈。
經過研究,“實施多崗位交叉培訓”“輸送業務骨干支援偏遠點位”等多條切實可行的措施被采納。黨委梳理總結形成大項任務清單,明確了具體負責人和完成時限。涉及第二季度的相關工作,則決定由黨委副書記負責跟進督導。
“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基礎上,我們依托技術手段,將視頻終端和軍用手機終端接入會議室,實現了‘動中開會、散中開會’。”分中心領導告訴記者,他們保障范圍覆蓋多省區,保障力量多點設置,動散是工作常態。以往,黨委成員難集中、議事決策難商量曾是落實各項制度的“堵點”。
“那時,召開一次黨委會要提前籌劃很久。有的成員要從千里外趕回來,有的開完會還要連夜趕回去。”該分中心組織干事戴航說,即便這樣,很多時候開會時間也是一改再改,個別事項的研究也是一推再推,“班子成員聚不齊,任務一線干著急”。
“困難不能成為工作效率低的理由,說到底還是黨組織功能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該分中心黨委根據《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相關要求,進行深入調研,按照“便于參會議事、靈活開展活動、快速執行落實”的原則,探索借助電視電話會議等方式組織線上會議。
去年9月,該分中心抽組力量遠赴大漠深處的某軍事訓練基地,開展應急應戰保障演練。期間,任務分隊設立臨時黨支部的工作亟待分中心黨委研究批準。當時,分中心黨委成員中有2人在外執行保障任務,3人在不同地區蹲點抓建。很快,一次“線上黨委會”如期召開,通過屏對屏交流討論,大家研究了“臨時黨支部組成”“黨小組設置”等事項,及時健全一線黨組織,確保了演練任務的高效開展。
全時全域同開一場會、同上一堂課,“線上黨委會”的運用,有效破解了黨組織功能作用弱化、虛化、邊緣化等問題,推動了黨建工作信息化、精準化、規范化建設。
強化黨務引領作用
“兩手都抓”實現“兩手都硬”
“我是一名財務專業技術干部,一直把‘干好專業、算無一錯’作為工作目標和自身要求……”年初,在該管理中心組織的黨務知識競賽中,某結算室主任平曉峰獲得比武第一。發表獲獎感言時,她深有感觸地表示,自己這名業務干部抓黨務抓出了甜頭,抓出了奔頭。
該中心政治干部相對較少,不少結算室主任既是業務主官,又是黨支部書記,這些“一肩挑”書記不同程度存在業務能力強、黨務經驗少,重業務、輕黨務的問題,有時工作繁重起來,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任務、業務上,容易忽視黨務工作。
去年以來,該中心黨委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功能”為目標,組織黨支部書記對試點形成的9個規范性文件、1本法規制度匯編、1部黨務工作手冊進行重點學習研究,著力提升黨支部書記團結帶領班子依法抓建、練兵備戰、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助力后勤業務骨干成為黨務工作能手。
“黨務引領業務,政治引領方向。只有做好黨務工作,才能更好地指導業務工作。”那次培訓,讓平曉峰深刻意識到,黨務工作不是“虛活”“雜活”,精通黨務工作不僅是對黨支部書記的素質要求,更是政治要求。
為黨理財,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該中心推出中心黨委委員思想鑄魂和業務強能“雙十講”,全面規范兩級黨委學習制度和支部黨日黨課制度,不斷強化各級“排頭兵”講黨建的政治意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強黨建的緊迫意識。
在各級引導帶動下,平曉峰從組織一場以“基層黨組織如何統籌好業務工作與黨務工作”為議題的交流研討會入手,與大家分享理論成果和經驗所得,探索用黨建促業務,結合結算室實際情況鍛煉管黨、治黨、務黨能力,帶領黨支部明顯提升了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她本人也實現了從“業務通”到“黨務通”的變化。
在黨務知識競賽中獲得第二名的,是某結算室助理會計師何鑫。何鑫曾是一名戰斗機飛行員。他坦言,當飛行員時,想的都是如何開好飛機、完成任務。來到中心工作后,通過系統的黨建知識學習和培訓,他更加意識到,僅有為黨扛槍、為黨打仗的熱忱和精神還不夠,只有真正明白入黨為什么、黨員是什么、黨員干什么,才能完成好黨交給的各項任務。何鑫說:“我會把學到的思想、觀點、方法運用到黨建工作中,融入到練兵實踐中,更好履行使命責任。”
(學習軍團·中國軍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