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村:黨建清廉文化引領鄉村振興(清廉村居助推鄉村振興)
“這是咱們村今年集體收入和每月支出情況,以及低保人員、積分紅榜名單……”博后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正在登錄“清廉博后”平臺,向村民展示講解各類公開事務。
近日,博后村結合黨紀學習教育,積極探索將清廉建設同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相結合,從村民關切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入手,強化基層監督,規范“小微權力”運行,努力營造基層組織堅強有力、黨員干部清正廉潔、鄉村治理規范有序、鄉風民風淳厚質樸的良好局面。
博后村通過建立以“清正廉潔”為主題的文化陣地,如“清廉長廊”“廉心亭”等,并結合警示標語、廉政故事的廣泛展示,成功將廉潔文化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為進一步深化黨建廉潔文化的影響力,博后村還積極推廣積分制,引導廣大黨員群眾遵守黨規黨紀、弘揚優良家風家訓、學習正面典型案例,讓廉潔之風深入人心。
黨員是基層清廉建設的重要力量。博后村著力完善黨員干部教育體系,結合黨日活動認真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采取“網絡 實地”的方式,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和實地參觀展覽。充分利用“三會一課”,教育引領全村黨員干部深入領會和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讓全村黨員干部將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言行準則,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一直以來,博后村始終不遺余力地加強基層治理,細化村級重大事務決策、“三資”管理使用、“三務”公開等,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確保權力運作透明有序。通過積極推動“三資”改革,推行“政經”分離,建立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機構,推進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探索了土地流轉型、房屋出租型、鄉村旅游型等多種發展模式,激發村民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如今,博后村已成為三亞市首個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千萬元的行政村。
在清廉村居建設的持續努力下,博后村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不斷深化清廉建設融入鄉村振興發展,積極推行將黨紀黨規公之于墻,在哎岬湖畔舉辦講黨課等活動,使黨員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潔文化熏陶,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營造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基層新風氣,讓廉潔文化更“聚人氣”“接地氣”,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積蓄力量,注入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三亞發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