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 “1236”黨建模式激發黨員隊伍活力(激發黨建活力,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陜西傳媒網訊(陜西日報記者 張丹)3月30日,是彬縣大佛寺村王建忠喬遷新居的好日子。這天一大早,十幾個戴著黨徽和袖章的黨員干部來到他家,拉著架子車,開著農用車,幫他把家什全搬到新居擺放整齊,還在門口貼上大紅對聯,鞭炮齊鳴,好不熱鬧。這陣仗讓雙腿殘疾的王建忠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彎不下腰,這家具多年沒擦了,就是過年,也沒貼過對聯、放過鞭炮,今天真比過年還高興,還是黨好啊!”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彬縣深入推行“1236”基層黨建模式,把“合格黨員”標準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1”是在全縣黨(工)委搭建“互聯網 組織管理 辦事服務 信息交流 決策分析”智慧黨建平臺,以信息即時傳遞縮小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時空距離,從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開展黨員示范戶和黨員先鋒崗創建活動,樹起學習教育的標桿。
“2”是“兩制度”,即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和黨員活動日制度。該縣以支部為單位,每月組織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深度對接群眾所需、所盼、所惑。同時,對黨員進行積分管理,并作為評優樹模、選拔任用、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去年,全縣評定不合格黨員41名,黨內除名14人。
“3”是“三項機制”和“三舉措”。該縣把干部選拔、培訓和管理體系與“三項機制”相結合,研究制定《按照“三項機制”考核考評干部量化實施細則》,依據崗位職責,做到量體裁衣,分別制定考評標準,把“三項機制”量化、細化、具體化。今年以來,彬縣先后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4人,對敢于擔當、干事創業的44名干部予以重用,末位淘汰村干部3人。“三舉措”即掛牌上崗、去向公示和精準扶貧承諾。該縣所有黨員干部在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工作牌,亮明身份、公示去向。同時,全縣7000余名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子,曬出黨員精準扶貧承諾。
“6”是“六進陣地”,即服務大廳、科技培訓、文體活動、農家書屋、醫療衛生、便民超市進陣地,讓村級陣地成為最聚人心的地方。“六進陣地”以“項目進駐 巡回服務”方式進行。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村都建立科技培訓室、文體活動室等。針對群眾服務需求,列出服務清單,每季度深入村組開展一次服務活動,把關愛送到群眾心坎上。
“1236”模式,激發了黨員隊伍活力,使爭當示范先鋒、引領追趕超越成為彬縣基層黨建主旋律。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全縣完成生產總值36億元,同比增長7.5%;地方財政收入2億元,同比增長43%;新簽招商項目20個,總投資4.33億元。如今,彬縣轉型發展步伐更加堅實,追趕超越氛圍日趨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