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東洲街道 “黨建+”固本強基引領發展(富陽區東洲街道黨工委書記)
“流動雷鋒角”黨員志愿服務。
今年,富陽東洲街道的黨建工作非常出彩。上半年,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富陽區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選擇在東洲街道召開;10月29日,東洲街道黨工委書記金占輝在全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現場推進會上作了題為《以黨性體檢為抓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交流發言;前三季度,東洲街道黨性鍛煉服務中心累計接待各地黨建工作考察團95批次,約7300人。
走進東洲街道黃公望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村容、美麗的庭院,村里便民的設施、村民富足的笑容,還有村委辦公樓墻壁上村干部莊嚴的承諾、完善的制度。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黃公望村?富陽區委書記姜軍認為,“是先鋒黨員,他們走村入戶幫助農戶解決問題,贏得了村民‘點贊’;更深一步,是堅強的班子,有戰斗力、凝聚力、在群眾中有較高威望的村級組織。”
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黨建。近年來,東洲街道黨工委以抓好基層黨建作為“責任田”,堅持運用“黨建 ”的理念,打造基層黨建工作升級版,做到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統籌謀劃、齊頭并進,努力描繪“都市沿江新城區,富春田園智慧島”的新畫卷。
指數研判,實現基層黨建實時掌控
10月15日,是東洲街道的“黨員固定活動日”。街道黨工委和富陽區政府運動休閑辦公室(簡稱運休辦)聯合開展“消滅垃圾河,潔凈母親河”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來自區運休辦機關、東洲街道機關和富春江村的311名黨員志愿者參加活動。
東洲街道將黨員先鋒指數與志愿服務掛鉤,參加一次志愿服務,就能積5分的先鋒分。得益于這一規定,農村黨員參加志愿服務的熱情非常高,每人每年至少參加兩次以上志愿服務。“把黨員志愿服務納入先鋒指數考核,這種做法值得推廣。”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和平在東洲街道考察時這樣說道。
據了解,東洲街道通過富陽區基層黨建信息化平臺,對先鋒指數、堡壘指數和服務指數運行情況進行線上線下的跟蹤管理與實時反饋,加強對信息化平臺的培訓、管理與數據運用。
每月召開街道、村企黨建工作例會,進行“三大指數”研判分析,每月對各村“三務”公開、制度執行、工作紀律、“黨員固定活動日”、黨員先鋒指數、村級班子戰斗力等黨建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通報與排名。
同時,街道黨工委將常規研判與專項研判結合起來,每月對一個以上村黨組織實施專項研判,確保每村每年專項研判一次。突出村干部隊伍、黨員隊伍、規范化管理等基礎性、根本性工作的落實,實現一村一判、一村一策。由此,實現先鋒指數管理到人、堡壘指數實時掌控、服務指數為民解憂的工作目標,有效地強化了街道黨工委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教育管理的實時掌握。
東洲街道設立黃公望、新沙島、工業園區等3個“流動雷鋒角”固定服務點,每月定期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街道各個村的黨員均可參與其中。今年以來,31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共組織黨員志愿服務70余次、受益群眾達1.2萬人次。
“黨建 ”,注入轉型發展新活力
10月27日,東洲街道舉辦跨境電子商務專題講座,邀請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城鄉建設處副處長魏李鵬作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及“十三五”規劃編制》專題講座。
這是東洲街道運用“黨建 ”的理念,推進智慧經濟產業發展的一個舉措。該街道充分發揮京東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兩大智慧經濟落戶東洲的項目優勢,選拔一批素質好、年紀輕、學歷高且有創業能力的青年黨員開展“黨建 ”的智慧經濟培訓,先后舉辦阿里巴巴跨境電子商務、現代化智能物流技術、社會管理網絡(微信)服務等培訓班,使他們成為“黨建 ”思維的引領者和黨組織互聯網工作的節點,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充分發揮富春江集團、富生電器、富春江曜陽老年公寓等“兩新”黨組織示范點作用,通過藍領驛站、青春黨建、點亮微心愿等活動載體,加強本區域的資源共享和平臺搭建,不斷擴大黨員內部的“朋友圈”與自主交流能力,服務智慧經濟產業發展。
東洲街道運用“黨建 ”的理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各村黨組織領辦“五水共治”“清潔城鄉”“三改一拆”“兩路兩側”整治等綜合整治工程,每位黨員做好示范帶頭并包干落實5-10戶農戶。街道黨工委每月對各村領辦項目進行督查通報、排名與獎懲。各村黨組織對每位黨員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公示。基層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部署、推動,抓人促事,有效推進本地美麗鄉村建設。例如:新沙村黨總支發動全體黨員開展新沙島綜合整治、志愿值勤活動,國慶節期間服務接待游客4萬人次。
東洲街道運用“黨建 ”的理念,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該街道重點在“黨建 ”現代農業、電子商務、便民服務上突破,開展網上農產品推介、政策咨詢、社保辦理、個人權益查詢等互聯網應用便民服務。例如:創辦以大學生村官、黨員志愿者為核心成員的網絡營銷平臺,在線上開設“東洲葡萄之家”微店,做好微店產品展示、文化創意宣傳等工作,在線下參加東方茂金街O2O實體展示街區的農產品展銷活動。平臺上線以來,幫助本地65戶農戶銷售葡萄4000公斤,受到村民和市民的好評,獲得全區“互聯網 特色農產品”創業實訓賽“王牌銷售團隊”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