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教育工委創新黨建融合路徑 助推高質量發展(黨建教育教學融合)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5月19日電 5月14日,莒縣體育館開館,第25屆省運會摔跤測試賽在這里激情上演。所有入口均設測溫區,進場人員需掃場所碼、測溫、查驗核酸情況,全方位保障賽事順利進行。這是莒縣教體系統深化黨建工作引領,轉作風、強服務、促發展的工作寫照。
今年以來,莒縣教育和體育局及各學校黨員志愿者全員上崗,圓滿完成學校、社區疫情轉運、核酸檢測、24小時值班等任務,有效保障了學校安全和社會穩定。近年來,莒縣縣委教育工委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策略,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推動教育體育高質量發展。
突出政治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常態化學習機制,班子成員帶頭集體學習,常態化開展“發現榜樣”“我來講黨課”“我和我的支部”“三亮三爭”教育活動。完善班子成員聯系學校黨組織、黨員督學責任制等制度5項,以切實行動持續推進黨建入腦入心見行動,10件活動案例被省委組織部采用,組織創城、社區宣講、全民健身下鄉等“志愿服務200余人次。堅持以“大思政課”培根鑄魂,常態化開展思政課大比武、課例觀摩交流、課題研究,集中做好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持續推進全縣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組織“紅色文化進校園、進年級、進課堂”主題活動,通過學科融合、課間故事會、閱覽宣講、展演研學等方式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課堂、課程和學生日常,舉行“慶五四”成人禮、“老家大樹下”紅領巾帶動唱等活動100余場次。
完善融合機制,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施“黨建 業務”融入式工作法,建立教研員駐校常態化機制,推動縣教研中心按學段劃分黨支部,實行黨建、教研一體化推進。推進黨建與學校發展融合課題研究,成立協作區13處,組織實施捆綁式評價,定期開展黨員課堂開放、黨員名師送教等活動,完成縣級以上課題326項。堅持“服務學校、融入教學、推動發展”工作導向,在每處學校黨組織確定1個黨建與學校發展融合的課題進行研究,培育市縣“一校一品”黨建品牌示范校26所。
加快改革突破,突出工作創新成效。探索退休老教師返聘組織員制度,組織紅色督察員采取定點聯系指導和交叉監督檢查等方式加強薄弱黨組織工作提升。推行黨建督學責任制,聚焦“雙減”提升育人質量,強化校內調研監管,確保中小學生“五項管理”落細落實。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聯合監管、規范指導、常態檢查,全縣192家純學科類培訓機構已注銷辦學189家,完成營轉非3家;113家綜合類機構完成剝離轉非學科類62家,注銷51家,學生負擔得到有效減輕。(孫瑞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