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黨委:黨建引領優服務 疏堵解難惠百姓
■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楠
清點食材、招待客人、端盤上菜……1月5日,在三亞市吉陽區宜港亭海鮮餐廳內,看著開業不久的餐廳逐漸步入正軌,老板陳裔文心情愉悅。盡管是首次開餐飲店,但他對于餐廳經營“心里有底”。
陳裔文的底氣來自于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黨委推進成立的“小個專”黨建工作指導站。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局堅持“管行業就要管黨建”的理念,強化市局機關黨委與“小個專”非公經濟組織黨委的聯建聯動,積極破解“小個專”領域黨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新成立黨支部4個,建立14個指導站,轄區內黨員經營戶有了屬于自己的“新家”。
陳裔文說,指導站邀請專家現場講解餐飲服務標準、示范服務禮儀、分享和顧客的溝通技巧。“正是我迫切想了解的內容,解了燃眉之急。”
“在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黨委指導下成立聯合黨支部,能夠將黨員凝聚在一起,帶動更多的經營主體規范經營,營造良好環境。”三亞市大東海海鮮餐飲聯合黨支部書記張慧說,在該市市場監管局的幫助下,指導站不定期組織區域經營主體觀摩學習、座談交流、宣講解疑,疏堵點、解難點,優化監管服務。
“市場一頭連著經營主體,另一頭則連著消費者,我們在工作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著力解決消費者反饋的熱點、難點問題。”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譚小強介紹,該局創新推出“三個一”(一戶一碼、一秤一員、一業一標) “云監管” “紅黃牌”組合拳,鋪開信用監管網絡,化“堵點”為“亮點”,提升市民游客的滿意度。
走進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攤位前懸掛著“一戶一碼”標識牌,掃一掃可查看商家的信用分值和星級。海鮮經營攤位還配備物聯網溯源電子秤,一旦價格異常,訂單會自動飄紅,第一時間通知轄區監管人員到場處理。購物結束,消費者還能在市場公平秤復秤。
“在這樣的環境里消費,我們很放心。”游客孫倩在該市場購物后連連點贊。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與消費者息息相關。我們還將守護市民游客‘舌尖上的安全’作為主題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按照‘黨建 市場監管’理念,帶動全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利琛說,依托“三亞市旅游消費市場數據采集與監管服務平臺”,該局積極創新監管方式,健全食品經營單位信用檔案,實現主體信用風險等級研判預警。
“我們將堅持不懈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在創新旅游消費市場監管機制、守護人民群眾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質量強市、知識產權強市等方面下功夫,把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貫穿到市場監管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使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海南日報三亞1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