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鑄魂擔使命 踔厲奮發開新局 ——涼山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建設具有涼山特色的現代化經濟強州,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新時代宣傳文化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展現出愈發繁榮的萬千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領航攻堅跨越,如山厚愛激發涼山大地感恩奮進,全州宣傳思想文化軟實力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擔當作為中不斷增強。
涼山從脫貧攻堅轉戰鄉村振興,在各種挑戰和壓力中一路拼搏奮進,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一場場入心入腦的理論宣講傳遞黨的“好聲音”,用一篇篇生動鮮活的新聞報道奏響輿論宣傳“主旋律”,在一次次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中樹起文明“風向標”,以一個個向上向善的凡人微光展示時代“新風尚”,匯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涼山的磅礴力量!
燈塔引航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奮斗共識
深情似海,厚愛如山。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頂風冒雪,來到位于涼山州腹心地帶的昭覺縣。沿著崎嶇狹窄的小路,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與基層干部群眾圍坐在火塘邊話初心、謀出路,極大地振奮了涼山干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對涼山寄予的厚望和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如燈塔引航,為涼山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州上下持續掀起學習熱潮,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學思踐悟黨的創新理論在涼山大地蔚然成風。
——理論學習常抓常新
州委班子帶頭,廣大黨員干部逐光而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學習熱潮中接受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和精神洗禮。
州委堅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頭等大事,帶頭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常委會第一議題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必修課,每年舉辦讀書班,帶頭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真學真信真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中央宣傳部《黨委中心組》刊發了州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經驗做法。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更是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是否入心見行、黨員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為檢驗標準,不斷在思想上“充電”、黨性上“錘煉”、能力上“提升”。
專題黨課、專家授課、現場教學、集中研討……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理論學習一場接一場,《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黨的二十大學習輔導讀物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案頭卷、必讀書,理論光輝為這片土地帶來蓬勃生機。
——理論宣講入腦入心
2018年4月,“習總書記來到我們村”漢彝雙語宣講隊的首場宣講在昭覺縣四開鄉開展。活動現場,宣講隊員重溫那段“比金子還寶貴”的記憶,深情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到涼山的一幕幕感人場景、對群眾的一句句真摯關懷,生動講述了在黨中央的關懷和領導下涼山發生的巨大變化,把習總書記對涼山的深深牽掛、諄諄囑托傳遞到涼山的村村寨寨……
這樣接地氣的理論宣講,在涼山城鎮鄉村、線上線下已經成為常態。“習總書記來到我們村”漢彝雙語宣講隊也被中宣部表彰為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川到涼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等重大主題,涼山已構建起集中宣講、網上宣講、文藝宣講、“菜單式”宣講等多種形式互為補充的立體化大宣講格局,涌現出“涼山大講堂”“講理堂”“紅色文藝輕騎兵”“巾幗宣講”“鄉音宣講”“摩托車宣講”等一批基層特色宣講品牌。
從安寧河谷到雪域高原,從彝家新寨到藏鄉新居,各級各地宣講隊伍針對不同領域、不同人群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活動14.6萬余場次,覆蓋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科學理論教育、武裝起來的全州各族群眾,激發出改天換地的內生動力,先后打贏脫貧攻堅、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等硬仗,正闊步前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涼山建設的新征程上。
——理論闡釋百花齊放
今年2月27日,“學習強國”涼山學習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涼山有了自己專屬的理論武裝陣地,目前平臺訂閱用戶已突破1450萬,“學習強國”平臺成為黨員群眾日常理論學習的“掌中寶”。
真理光芒穿越時空,偉大思想指引方向。
全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各種重要理論讀物征訂達60.3萬冊。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涼山把感恩之心化作堅定維護之力,讓忠誠核心成為黨員干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成為政治生態最鮮明的政治底色。
州委深入開展理論研究闡釋,編制《涼山州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綱要》,積極開展涼山州民族文化研究基金規劃項目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活動;召開涼山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討論文征集活動;編寫《大涼山精準脫貧紀實》等一批理論專輯,編印《涼山黨建》《涼山社會科學》等理論讀物142期;拍攝制作《牢記囑托圓夢小康 感恩奮進續寫奇跡》《矢志不渝守初心接續奮斗啟新程》《涼山兒女心向黨高舉旗幟慶盛會》等一批特色理論宣講短視頻,引導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增進對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涼山歡歌壯大主流輿論,講述涼山故事
奮進新時代,必須有昂揚的主旋律引領;邁向新征程,必須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全州新聞戰線聚焦重大決策、重要節點、重大活動,守正創新、勇擔使命,講述奮進中的涼山故事,讓主旋律唱響涼山大地。
——主題宣傳濃墨重彩
近年來,涼山日報社和涼山廣播電視臺矩陣推出了“壯麗70年·闊步新時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好三篇大文章,推進三大強州戰略實施”等一系列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重大主題宣傳。涼山媒體人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宣傳事業中,也不斷錘煉“四力”,實現了職業素質的提高和崗位價值的升華。
目前,“新聞 政務 服務 互動”的媒體融合發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州級主流媒體移動客戶端總下載量接近常住人口的50%。涼山日報社“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特別報道獲得第32屆中國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二等獎;涼山日報多次獲得“全國融媒創新發展最具傳播影響力地市黨報TOP10”稱號;涼山廣播電視臺《懸崖上的夫妻小學》榮獲中國電視金鷹獎、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和“世界山地紀錄片最佳短紀錄片獎”,《大涼山這家人走出4名大學生! 其中2名清華碩士》等一大批稿件成為網紅爆款……
——對外宣傳出新出彩
從《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房子敞亮,心里更敞亮(總書記和我握過手)》,到新華社刊發《山上的放羊娃不見了 涼山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等系列報道,再到中央電視臺推出《涼山彝族火把節點燃“不夜城”》等報道……近5年來,中央和省級媒體平臺推出涼山各類稿件3萬余篇條。《好山好水好成就·涼山|不“涼”的涼山,“暖經濟”活力正旺》《四川涼山: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 寫好幸福“答卷”》《索瑪花開幸福來》等多篇報道在中央媒體重要版面刊播,《唱響大運的涼山女孩回到家鄉“點亮”魅力火把節》等多篇報道點擊量過百萬。在慶祝建州70周年和2023涼山彝族火把節期間,關于“涼山”的話題更是頻頻“出圈”,沖上微博、百度、抖音、頭條等平臺熱搜榜單。
近年來,涼山聚焦打造“彝海結盟地 五彩大涼山”“夏季清涼 涼山真涼”“冬季暖陽 涼山不涼”“遇見美麗大涼山”等特色宣傳品牌,邀請中央、省級媒體助力,策劃開展“衛星之眼見證涼山飛躍70年”“動車開進大涼山”“我在幫扶一線建新功”“老外做的火把節攻略”等系列主題采訪活動,形成了一大批精彩紛呈的圖文、視頻、海報、音樂、雜志、畫冊等宣傳產品,全網聲量持續放大,明顯擴大了涼山國際“朋友圈”,也大幅提升了涼山知名度美譽度。
——網絡生態持續向好
清朗網絡空間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全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積極推進互聯網內容建設,構筑向上向善的網絡文明新風尚。
圍繞重大主題,涼山推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網絡專題專欄,并通過扎實開展“網絡中國節”“月城杯”網絡安全技能大賽等宣傳活動,展示出彝鄉“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的奮進姿態和文明形象。為有效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制定“12345”輿情工作法,落實“四個快速”工作機制,累計清理網上違規信息1.4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348個,成功辟除“云南波波偽慈善”“涼山網紅虛假助農直播帶貨”“視覺貧困”等網絡謠言,其中,“云南波波偽慈善”辟謠作品被中央網信辦評為全國優秀辟謠作品,“污名化涼山”的網絡亂象得到有效整治。
新風撲面弘揚社會正氣,引領文明風尚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一座城市的繁榮,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地方的進步,得益于文明的成長。
近年來,涼山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持續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文明新風尚,凝聚起向上向善強大合力,文明成為涼山大地最美的風景線。
——文明培育見行見效
曲比史古,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海拔2700米的“云端小學”,用藝體活動為大山里的孩子搭建了通向外面世界的橋梁;李曉艷,身患罕見病卻樂觀向上,自學石畫技藝,并無償向殘疾孩子和殘疾家庭傳授技藝;羅色爾,家庭困難卻摒棄陳規陋習,一心用教育改變子女命運,培養出2名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和1名“211”大學碩士研究生、1名“985”大學本科生……回首歷年“感動涼山十大人物”評選活動,一個個感人的事跡,讓人熱淚盈眶,心生敬仰。
近5年來,涼山7人獲評四川省道德模范、3人入選“中國好人”、48人入選“四川好人”、5人獲評省級“新時代好少年”、2人獲評省級“學雷鋒先進個人”,“涼山好人”“涼山新時代好少年”“文明潔美寢室”“移風易俗先進典型”持續涌現。
榜樣的力量春風化雨,越來越多涼山人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在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涼山久久為功、持之以恒。“永遠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蓬勃開展;347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成為孩子們課堂外的幸福樂園;“索瑪花開幸福來”——涼山州脫貧攻堅展、“輝煌七十年 奮進新涼山”——慶祝涼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成就展,見證感恩奮進的涼山;46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傳承弘揚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省內首個移風易俗單行條例——《涼山彝族自治州移風易俗條例》2022年5月頒布實施;《涼山彝族自治州文明行為促進條例》2024年1月1日正式實施……涼山,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各類移風易俗和文明新風弘揚熱潮,“法治 自治 德治”方式破解高價彩禮的經驗受到肯定并在全國推廣。
——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涼山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拓展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1598個、文明實踐點3270個。87.5萬名志愿者、4931支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城鄉街道,從健康義診、免費體檢,到改善環境衛生、寒暑期學習輔導,再到學習實踐科學理論、法律維權、政策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近年來,開展志愿服務20余萬場次,“靚在鄉村”“工哩啦—愛心驛站”“童伴計劃”“我為群眾辦實事——滿足微心愿”等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文明之花開遍涼山大地。
——文明創建全域全員
繁忙的交通路口,秩序井然的車流與文明禮讓的行人有序前行;市容環境干凈整潔,街頭景觀小品驚艷亮相,小巷空白墻變身公益宣傳文化墻;“紅馬褂”“藍背心”等文明勸導志愿者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截至目前,全州已創建全國文明單位9個、全國文明村鎮12個、全國文明校園3所、全國文明家庭1戶,州、縣兩級評選“文明(五好)家庭”6500余戶。
在追求文明的路上,涼山大地正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個個豪情滿懷、文明向上、宜居宜游的新時代之城正闊步走來。文明,已經成為涼山社會發展最溫暖的底色。
百花綻放厚植文化底蘊,共建多彩家園
“一場唯美浪漫與地方特色兼具的視聽盛宴”,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在涼山錄制播出后深受海內外觀眾好評,晚會結合涼山濃郁的民族特色,融親情思念、家國情懷、民族文化于一體,讓人耳目一新。
2017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以涼山為分會場,2020“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涼山,“2023東西南北賀新春”在涼山錄制,節目引起了巨大反響,社會各界紛紛為涼山點贊!
文化若水,潤物無聲。全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緊緊圍繞州委確定的打造四川文藝副中心、建設文旅強州 目標,堅決落實《關于創建四川文藝副中心加快新時代文化強州建設的實施意見》《涼山州支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扶持和獎勵辦法(試行)》等政策措施,自覺扛起新時代歷史使命,激發了涼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強大活力,也進一步增強了涼山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傳承創新賦能
深度開發歷史文化資源,加強文物考古和闡釋利用,留住歷史文脈,一直是涼山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致力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保護修復古南方絲綢之路、古鎮古村古寨等遺址遺跡,推動鹽源老龍頭、西昌漢晉遺址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涼山傳承保護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建設州非遺傳習體驗基地、普格阿都歷史文化博物館、昭覺彝族服飾博物館中,涼山提升了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舉辦青少年書畫傳習大賽,引導廣大青少年賡續中華文脈,涼山堅定了文化自信;通過實施會理市長征文化傳習社區、冕寧縣紅軍長征民族團結紀念館等一批項目,涼山傳承發揚了紅色文化。特別令人自豪的是,涼山充分挖掘11個鄉村振興幫扶縣脫貧攻堅故事,不斷完善三河村、火普村、懸崖村等文旅設施和業態,弘揚了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打造出黨史教育實訓新基地,為民族團結凝聚起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文藝創作百花齊放
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彝海結盟》在央視熱播,播出期間收視率持續領跑全國黃金檔,榮獲第3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第十二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四川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
用文化藝術見證偉大時代、展現涼山形象,涼山成果豐碩。
成功舉辦2023首屆大涼山西昌民族電影周,吸引百余名業內專家齊聚涼山、共襄文藝盛典。承辦中國(四川)首屆民族音樂周、四川省少數民族藝術節,舉辦涼山彝族火把節系列活動、大涼山戲劇節等系列文化藝術活動,激發文藝創作熱潮。民族歌劇《彝紅》在國家大劇院公演,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藝術銀獎;舞蹈《我的弦》榮獲中國群星獎、《生在火塘邊》《永遠的諾蘇》等榮獲“荷花獎”民族民間舞最高獎;散文集《檐上的月亮》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歌舞劇《山崗上的歌與舞》獲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圓夢獎”、四川省文華獎;首部彝族母語藝術電影《我的圣徒》獲得第二十五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國產新片獎、第十屆韓國安山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音樂《阿依妞》《桑機把呷》等獲四川省群星獎。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近年來,電視連續劇《索瑪花開》在央視一套播出,民族歌劇《聽見索瑪》、歌舞劇《火塘》、舞蹈《那一支口弦》、歌曲《金不換銀不換》、報告文學《懸崖村》、實景劇《阿惹妞》等一大批文藝精品脫穎而出……每一件,都彰顯出涼山文藝的獨特魅力、釋放出無比堅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惠民春風化雨
近五年來,全州整合投入資金8億元以上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2328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72個民俗文化壩子。農村電影公益放映224220場次,譯制200部彝語電影,其中,《三少爺的劍》榮獲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語電影譯制優秀作品技術一等獎(彝語),《長津湖》獲得少數民族語譯制片類最佳作品獎。持續培育和擦亮“書香涼山”全民閱讀品牌,建立一批具有本土文化元素的城市書吧和圖書角,成功舉辦“2023天府書展”涼山分展場活動,覆蓋全州的農家書屋提檔升級,城鄉閱讀推廣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成功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涼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大涼山戲劇節等大型文化活動,廣泛組織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大涼山惠民音樂會”“文化進萬家”等群眾性文化惠民活動。看電影、讀夜校、跳“達體”……群眾基層文娛生活更加豐富、更加精彩,也更加文明。
——文化產業蹄疾步穩
走進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游客中心,“百年光影——建川電影文物展”正在展出。作為國家級文旅項目,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將建成世界級的電影博物館群、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在西昌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更新項 目、高山堡鄉村振興文旅項 目等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實施帶動下,全州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文化企業 從2018年 的1566家增 長到2023年的2609家,總數、規模同比增長56.6%和100%。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州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6戶、同比增長20%,營業收入5.9億元、同比增長49.1%,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天地頌》《大涼山戲劇節網絡平臺(五彩云霞)》《西昌市大石板鄉村音樂節》等一批項目 獲得國家、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文旅產業是永恒的朝陽產業。涼山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過大力發展陽光康養、休閑度假、節慶賽事、特色民宿、航天體驗等特色文旅產業項 目,奮力打造全域全時陽光康養旅游走廊、民族風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級航天旅游目的地,盤活用好了優質文旅資源,開創了文旅強州建設的全新局面,迎來了文化繁榮振興的又一個春天!
再譜華章新形勢新任務,新氣象新作為
回望過去,信心充足;展望未來,步履愈堅。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
今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首次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高瞻遠矚、提綱挈領,為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舉旗定向、正本清源,并發出了前進的號召。
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涼山已錨定新的奮斗目標。全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聚焦建設“兩區三地一糧倉”,統籌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推進“三大強州戰略”,切實擔負起為建設具有涼山特色的現代化經濟強州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的神圣使命,不斷開創新時代涼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涼山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埋頭苦干、拼搏實干的工作作風,更好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文化強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涼山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涼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