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街道新苑社區“1+4”模式,做實城市黨建工作(社區黨建新模式新思路)
古浪縣城關街道新苑社區黨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為工作目標,積極推行黨建“1 4”新模式,切實推動城市黨建、社區治理、文明創建等工作,不斷探索社區黨建新路徑,積極創建社區黨建新亮點、新特色,促使城市黨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黨建 服務居民”,讓社區黨員服務實起來。以“三個堅持、四個必訪”為抓手,堅持定期聯系困難群眾、關愛困難群體,堅持服務到家、定期上門服務,堅持延伸服務、構建新型服務模式,真正做到“困難必訪、有病必訪、有傷必訪、有事必訪”。按照“居民下單、社區派單、轄區單位接單”的“三單”原則,通過入戶摸排、微心愿征集、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摸排群眾服務需求和難心事,凝心聚力送服務,攜手合作克難關,實行在職黨員志愿服務與居民多元需求的精準對接,積極為群眾精準服務,精準解決難題,努力使服務居民實起來。新苑社區全力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各項措施,先后組織536名在職黨員,375名非黨員在職人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累計服務3126人次。廣泛開展“愛心關懷–牽手傳愛送溫暖”、“端午前夕送溫暖 黨員歡聚話黨恩”、“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等活動為居民送去貼心服務。組織開展了“消防安全培訓及應急疏散演練”、“倡導綠色生活 反對鋪張浪費”、“推廣普通話 使用規范字”啄木鳥糾錯在線行動、“小手拉大手 平安進家庭”等服務居民活動7場次,722人參與了活動,深入居民小區發放普法愛心包300個,法制宣傳袋450個、法制宣傳圍裙350個、反邪教、掃黑除惡、消防安全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累計服務居民10000人次,“一助一”愛心幫扶12戶、微心愿認領23件、為427名在職黨員設崗定責,開展亮身份送服務活動,做好政策宣傳、意見征詢、問題解決、訪貧問苦等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居民群眾的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防疫意識,切實解決居民群眾的難心事。
“黨建 社區治理”,讓社區黨建活起來。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路巷-區域-樓棟”四級聯動黨建網格化管理體系,落實片長統籌、路巷長牽頭、網格長總負責、樓棟長具體負責的“四長”責任管理制。設置片長2個、巷(路)長4個、網格長8個、樓棟長99個,配備網格員99名,將綜治、創城、黨建三網合一,實現“一網多元”的城市服務管理網格。2020年與轄區41個企事業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梳理出資源清單60項,需求清單30項。新苑社區黨委充分發揮了社區“大黨委”的引領作用,為轄區單位搭建了舞臺,組織轄區部門單位及行業聯盟與居民“連心”,為百姓“跑腿”,為群眾解憂,讓城市基層黨建由社區黨組織的“獨角戲”,變成各領域黨組織的“大合唱”,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做實做細服務居民工作,開展好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解決好居民所盼、所需、所求和反應強烈的問題,切實凝聚社區力量,提高共駐共建合力,開創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先后組織開展了“著力社區發展 心系居民需求”“落實吹哨報到 推動互聯共建”、“凝心聚力送服務 共駐共建譜新篇”、“喜迎國慶 共美古浪”等共駐共建活動25場次,在職黨員參與1866人次;組織在職黨員深入老舊小區開展了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對排查確定的安全隱患,社區及時給與解決,對社區無力解決的問題,社區及時與相關單位協調整治,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為居民創造了一個平安的生活環境。情系居民安全,心系居民需求。先后協助相關部門單位拆除了香林路老舊小區圍墻,在浙大小區改建了消防安全通道一條,拆除了原來的物資局報廢舊樓和危舊平房,改建了一處游園廣場,為居民提供了就近休閑娛樂的場所;為轄區42棟老舊樓院,1256戶居民換上了斷橋隔熱窗戶、加固了外墻保溫層,實現了居民溫暖越冬的愿望,居民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城市環境得到了美化亮化,市容市貌得到了明顯的改觀。探索出了社區基層治理的新路徑,展現了為民服務新作為,切實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使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更有“活力”,黨建工作更接“地氣”。
“黨建 文明創建”,讓先鋒形象樹起來。以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結合“三整治三提升”行動、全域無垃圾整治、常態化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居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關心、支持、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爭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文明禮儀的倡導者、文明行為的踐行者和文明環境的維護者。組織在職黨員、志愿者,積極開展文明勸導1200人次、以“同心爭創文明城市 攜手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多次與包抓共建單位聯合深入老舊小區開展了“安全隱患排查、靚麗小區環境”等活動,為居民創建了清潔舒適安全的小區環境;組織志愿者在世紀路十字進行交通文明勸導活動、在龍山路勸導采摘玫瑰花骨朵行為;社區與共駐單位,多次深入居民小區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共建單位和駐區單位的工作人員與志愿者一道對小區樓道墻面“牛皮癬”進行了清理和粉刷,清掃了小區垃圾,規范了車輛停放,使小區環境得以整潔,受到了小區居民的廣泛好評。
以黨群活動中心和道德講堂為依托,認真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黨群文化生活,生動形象展示社區整體精神風貌。通過開展“傳承文明家風 構建和諧社區”創建活動,邀請社區2戶“省級文明家庭”做了事跡宣講一次,用身邊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最美家庭”故事,激發更多的家庭比學趕超的熱情,催生了一批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古浪人、八星級文明戶。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居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關心、支持、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爭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文明禮儀的倡導者、文明行為的踐行者和文明環境的維護者。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文明意識,讓敬老愛幼、互幫互助、主動服務的文明新風尚逐步養成;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儀式從簡,厚養薄葬、喪事簡辦,喜事小辦、或者不辦的文明新風;讓垃圾分類、文明祭祀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形成。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促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黨建 愛心驛站”,讓社區服務暖起來。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弘揚傳統美德,引領社會風尚,提升城市品質,積極創建社區“愛心驛站”,主要為環衛工、快遞員、送餐員、執勤交警、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提供周到服務,讓大家累了能歇腳,渴了有水喝,進門可上網,隨時能充電,暑天能納涼,雨天可避雨,提供應急藥箱、針頭線腦等便民服務,搭建起了一個溫馨的港灣,使“愛心”之花全面綻放,惠及居民。高考期間,為了給廣大高考學生營造一個安靜學習、休息、考試環境,社區早行動早著手,在轄區建筑工地、市場、居民小區張貼《關于高考期間嚴格控制環境噪聲污染的通告》,提醒務工人員、居民在高考期間減少或暫停施工和娛樂活動。還和亞細亞商貿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奉獻愛心,助力高考”志愿服務活動,在紅燈十字設立了志愿者服務點,為考生和考生家長提供熱茶、飲料、手機充電寶和臨時應急藥品。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成為高考期間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社區“愛心驛站”成為了戶外勞動者的“加油站”,輸送正能量的紐帶,匯聚社區愛心,傳遞人間真情。
一項項具體的工作,一件件暖心的服務,一次次真誠的幫助,新苑社區黨員的形象更加亮了,干勁更加足了,群眾的矛盾少了,干群關系更加密切了,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強了,互幫互助的文明新風形成了,切實構筑起了社區“干群連心、服務暖心、居民舒心”的和諧發展局面。(新苑社區 高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