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黨委攜手壽寧黨建引領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黨建專屬微博)
來源:【中國能源報】
“這是我第一次來下黨,在參觀難忘下黨主題館時感觸非常深,一張張照片記錄著下黨脫貧攻堅路上的點點滴滴,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囑托,以滴水穿石、弱鳥先飛、久久為功的精神力量,書寫了脫貧致富的生動樣本。”
“從擺脫貧困到今天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壽寧的干部群眾把對黨的感恩之情落實在了具體行動中……”
12月15日、16日,新浪微博10多名大V走進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南陽鎮含溪村、犀溪鎮西浦村等地,切身感受壽寧鄉村振興發展成果,并通過短視頻、圖文等方式在微博上展示壽寧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情況,依托自身優勢宣傳助力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時期,壽寧是‘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鄉村振興階段,我們同樣必須交出一份高分‘答卷’,致力打造全國全省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壽寧縣委書記周乃松介紹,壽寧縣圍繞發展硒鋅康養和高山茶葉、優質水果、有機食用菌、林下經濟的“1 4”特色產業,在強化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等方面做足文章,推動壽寧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初冬時節,在位于大安鄉的亭溪村,葉生與葉旺生兄弟倆正領著村民種植山東烏。近年來,該村在返鄉創業青年葉生兄弟的帶領下,采取“公司 合作社 農戶”方式,種植水稻、金絲皇菊、山冬烏青菜、地瓜等富硒鋅農產品1000多畝,年產值突破1700多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
立足一方水土,靠山吃山唱山歌。壽寧縣專門出臺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獎補辦法,設立總額度6億元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扶持基金,構建“黨支部領辦 農戶”“企業 合作社 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著力提高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同時積極探索實施“新農人”回村工程,鼓勵支持在外農民返鄉從事特色產業經營發展,讓外出農民能回村,回村有收入,實現每年約3000人返鄉就業創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二,鄉村振興熱度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前三,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眼下正是“紅美人”成熟上市的季節,走進武曲鎮承天村,只見家家戶戶正忙著包裝“紅美人”,通過物流寄往全國各地。在村里的電商直播基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范學強正與村民一起分揀著“紅美人”。
承天村曾是個產業薄弱村,在范學強的示范帶動下,在全縣率先種植金牡丹、金觀音等新品種優質烏龍茶,開辟荒山試種優質柑橘“紅美人”。經過推廣,承天村現有“紅美人”基地1500畝。
“我們引導果農采用有機方式種植,這樣種出來的紅美人不僅產量高,而且汁多味甜、化渣性好,鋅含量高,吸引大批客商定購,每畝產值可達3萬元。”范學強說。
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是“主心骨”。圍繞創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樣板縣”目標,壽寧縣深入開展農村黨員帶頭學習培訓、帶頭領辦產業項目、帶頭聯戶幫扶共富“三個帶頭”活動,建立“支部牽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產業發展機制,同時結合開展主題教育,推動設立黨員示范崗375個、黨員責任區358個,選樹身邊典型64個,讓黨員在鄉村振興基層一線唱主角、打頭陣、挑大梁,點燃鄉村振興“紅色引擎”,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戶實現“雙增收”。
從產業振興到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壽寧縣又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新路徑。12月16日,壽寧縣委與微博黨委舉行黨建共建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品牌共建、資源共享、隊伍共育、活動共辦等,深化交流合作,不斷擴展黨建共建的渠道和形式,豐富合作內容和載體,實現在黨的領導下的企業發展與地方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協同并進,共同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接下來,微博也將充分發揮平臺、技術、信息、人才優勢,持續助力壽寧高質量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縣。”新浪微博黨委書記王祥表示。
本文來自【中國能源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