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經開區:黨建引領500億園區發展(巴中經濟開發區黨工委)
□本報記者 龐峰偉 尹勇
“民營企業在發展中會遇到不少困難,非常希望黨組織能發揮獨特作用。”2月3日,巴中市一家商貿城的“黨員沙龍”活動中,何創偉業建材公司高管侯祿山說。
走進這座位于巴中經濟開發區的商貿城,不少商鋪門口掛著“共產黨員示范經營戶”“共產黨員經營戶承諾”標識牌,引人注目。巴中經開區是我省重點培育的營業收入超500億元的產業園區,該園區以黨建強根基、促發展,強力引領和服務500億元園區的打造。
流動黨員找得到“家”
作為勞務輸出大市,巴中常年有百萬人口在外發展。流動黨員遍布全國各行各業,一定程度上存在服務難、管理難的問題。此外,近年來巴中經開區招引進大量企業,隨之而來的老總黨員、員工黨員、返鄉就業黨員也逐年增加。
如何盡快為這些流動黨員“安家”?巴中經開區把非公經濟組織黨建作為基層黨建重點突破的瓶頸,著力構建黨工委、組織部、基層黨組織“一體化”的組織體系。“非公企業建在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巴中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夕謙介紹,經開區先后派出5名企業黨建指導員對符合條件的非公企業開展駐地指導,全程參與,組織建設不達標,工作力量不撤出。同時,充分發揮黨工委、組織部、街道辦事處黨委的直接引導作用,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的互找活動,56名“隱形黨員”亮明身份,170名流動黨員完成組織關系接轉。
做好園區黨建,還要注入新鮮血液。“我們深入車間、工地、班組,采用組織推薦、民主評議方式,加大新進黨員培養力度。”張夕謙介紹,全區新發展黨員20名、入黨積極分子170名,其中企業入黨積極分子占比超過50%。目前,該區已成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9個,全面實現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全覆蓋”。
“六有”標準讓黨員作用更好發揮
“黨建搭臺,推動企業凝心聚力唱好發展戲。”巴中置信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公司黨委書記賀增禮說。該公司去年9月成立黨委,是成都置信集團在全國80多家分公司中的首個。
在這家企業中,黨組織活動有場所、設施、標志、黨旗、書報、制度等。按這“六有”標準,巴中經開區對先期建設單位且驗收合格的非公企業黨組織給予2萬元黨建工作經費補助。
有了陣地,黨建的引領和服務功能得以充分發揮。自企業黨委及紀委成立以來,企業“督導通報”人數降低了20%,員工“軟懶散”現象減少,黨員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我們堅持大黨建與大治理統籌。”巴中經開區機關黨委書記、組織部部長楊新民介紹,在產業轉型、創新創業大背景下,巴中經開區實現基層各領域組織聯設、隊伍聯建、活動聯辦、陣地聯用、事務聯商。
共贏局面顯活力
5年前,巴中經開區剛成立時,多是撂荒的土地和老舊的房屋。如今,高樓拔地而起,工廠鱗次櫛比,2015年,經開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億元。
漂亮的成績單背后,是園區黨建帶給企業和園區的共贏局面。黨組織為企業排憂解難,企業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非公企業黨組織積極協助招商引資,助力投資項目落地;龍頭企業黨委制定規劃,建言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去年,巴中經開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40.3%,園區內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食品醫藥、建材家居及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后勁十足。
黨組織也帶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去年,巴中置信投資公司黨委幫助企業發起“春曉計劃”公益品牌活動,截至目前已在邊遠山區捐建7所學校、3所村級衛生室,總投資近1220萬元,改善上千名留守兒童教育教學環境,近3000名留守老人享受到便利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