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黨建引領 提升監管效力(強化黨建引領 提升監管效力的措施)
監管是治理的內在要求,在管黨治黨、高質量發展中必不可缺。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和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政府職能部門在履職過程中存在的監管力量不足、監管覆蓋不全、線索處置不快等問題逐漸暴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監管難、難監管的情況。為有效提升監管效力,推動監管落地落實,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墻改辦黨支部不斷探索監管方式,以小切口協同推動大監管,讓黨員干部時刻不忘監管履職,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合規意識,履職監管的同時,時時事事處處主動接受監管。
創新工作模式,變“單打獨斗”為“協同發力”。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一直以黨支部紀檢員為主要監管力量,不定期開展監管檢查工作,由于人員不足、力量薄弱、專業性不強,逐漸成為制約黨支部合規監管的瓶頸問題。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聯合住建部門、市場監督部門修訂了《新型墻體材料產品認定管理辦法》,明確了各級各部門在監管中的職責,同時配合法規處組織系統監管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司法部門的執法培訓,認真學習行政執法的有關法律知識和規范程序,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執法。在履行監管職責時,各級墻改部門嚴把政治、業務、公正、廉潔四個關口,協同紀檢人員聯合相關業務部門,挑選行家里手,形成“1 N”上下協同工作機制,實現隊伍壯大、專業互補、協同發力,效力提升。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瞄準監管工作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全力以赴確保真檢查、深入一線查找真問題、緊盯問題不放真整改、確保監管結果真見效和摸實底、憑實據、講實話、報實情、促實改“四真五實”為準則,開展日常監管工作。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通過建立事前承諾制度、日常計劃管理制度、每季例會總結報告制度等相關制度,不斷整合監管力量、提升監管能力,使發現問題的思路舉措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確保權力不被濫用,監管工作不越位、不缺位、不失職。
圍繞“五個緊盯”,由“重點突破”到“整體提升”。監管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以“五個緊盯”為導向,即:緊盯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緊盯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緊盯關鍵環節風險管控情況;緊盯相關人員責任落實情況;緊盯發現問題的有效整改情況,堅持“以點帶面不留死角、分步推進形成閉環”工作原則,分層次分階段對重點領域、重要工作的責任落實、制度運行等情況進行監管。同時,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對經常被投訴和群眾關切的粘土磚等重點問題及風險較大的領域,通過隨手拍、即時理、核實查、速反饋的方式,做到監管無處不在,問題及時處理。隨著監管機制的日益完善,無論是產品認定工作的現場考察情況,還是認定產品的質量情況,還是粘土磚的生產使用情況,監管力量已延伸至業務工作的方方面面,基本實現了監管措施多樣化、監管環節全程化、監管范圍全面化,大大提升了監管整體效力。
活用監管方式,由“墨守成規”到“靈活機動”。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創新監管方式,針對不同領域,有針對性地采取隨機式、暗訪式、明察式、交叉式、聯動式等手段,靈活機動開展監管,嚴格履行監管職責,精準核查判斷問題,努力提升監管實效。如對“禁粘”工作開展監管檢查時,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通過“暗訪式”方法,采取“四不兩直”形式,直奔基層建筑工地或生產企業,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在對產品認定申請時的現場考察督導檢查中,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采取“交叉式”或“聯動式”方法,組織其他相關設區市執法人員交叉參與其中,將現場考察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學習,促使相關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在對產品質量抽查時,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采取“招標檢測機構”和“隨機抽取產品企業”的“隨機式”方法,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發現問題,推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落實。針對生產企業的生產情況,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程序,聯合各地執法人員,采取“明察式”亮證按規公開執法,每輪檢查完畢后,都明確提出整改意見,明確整改時間表、計劃書,跟蹤問題整改,確保件件落實,銷號清零,事后按要求及時將相關信息錄入省級監管平臺,接受市場監管部門的事后回訪檢查。
江蘇省工信廳墻改辦黨支部通過日常監管和“回頭看”監管相結合,定期監管和隨機監管相結合,事前監管與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將各類監管力量整合、黨建業務工作融合,確保了各級監管優勢互補、力量疊加,在解決落實有差距、工作不到位等問題時,凸顯了黨建工作在發現問題、防范風險、促進治理的監管職能和作用。
江蘇經濟報記者 蔡 逸